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1 道试题
1 . 下面为元朝对外贸易交往情况表,其中最能说明当时(        
A.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C.对外交流海陆交通发达D.阿拉伯失去东西方交流中转作用
2022-06-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宋朝的对外关系:宋朝海路发达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有哪些?
(1)原因:宋朝因________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表现:
①恢复了唐朝由________出发经________________的旧路
②又开辟了由________州(今浙江宁波)到________________半岛的航路。________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2022-06-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前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利玛窦最初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仅处于东南一隅,并非世界的中心,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后来,他重新用汉语绘制了一幅《大瀛全图》,将零度子午线东移,置中国于地图的中央位置,受到中国的士大夫欢迎。这反映出明朝当时
A.西学东渐障碍重重B.选择性接受西方科技
C.闭目塞听的思想状况D.自我中心的文化心态
2022-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古到今,世界经济的重心经历了几次大规模转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轨迹: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



世界经济重心变化线路(公元1年到2025年)

——资料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年6月3日报道,这张地图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绘制,利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对历史上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估算数据。公元1000年,中国和印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全球经济重心当时稳固地居于东方。在保持了820年后,经济重心开始向欧洲转移,之后又向北美转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重心已迅速地拉回原来的地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向公元1000年时那样回到远东,不过要向北偏移很多。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以公元10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重心的变化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6-06更新 | 279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2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世纪90年代后,“外交”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接受和流行的一个词语。期间,频频见诸各文献可与“外交”置换的是“交际”和“交涉”。后者则主要是晚清的一个流行词,举凡通商、边务、签约、遣使乃至礼制的更张,皆属“交涉”范畴。这一现象
A.开启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先河B.表明清政府放弃朝贡外交
C.显现了晚清外交与国际接轨D.旨在摆脱不平等条约体系
2022-06-03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6 .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变迁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发现中国海关长期为外国所控制,由此激发了他们探索近代中国海关主权的兴趣。他们发现,中国近代海关关税主权的丧失始于鸦片战争后的《江宁条约》

材料一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江宁条约》第十条


(1)《江宁条约》又称为《________》(填空)

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更明确要求“定洋货税则值百征五”,即关税税率为5%。同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2)至此,英国从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是(________)。(双选)
A.协定关税 B.设厂制造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年,清政府又与某国签订的条约中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


(3)上述材料中的“条约”是(________)。(单选)
A.《辛丑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马关条约》

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后,借由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使得上海海关陷入瘫痪的时机,英、美、法等国获得了上海海关的管理权,并把上海海关的制度迅速推行至全国。中国海关从业务管理到行政管理,完全掌握在外籍税务司手中。

材料二 近代中国海关大事记

18611月,总理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海关总税务司。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关税自主的主张。
186311月,总理衙门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1865年,总税务司署自上海迁设北京。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的关税条约。
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包括关税特权在内的一切特权的要求,遭到列强拒绝。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最高只能征收30%的附加税,同时,仍旧保留了外籍税务司制度。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希望再次破灭。194910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成立,彻底收回了海关自主权。

材料三1863年总理衙门撤李泰国另派赫德任总税务司的札文


材料四1898年,赫德曾经这样说过:“我过去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海关站得住脚,并且不放松任何机会来扩展它的根基,从而保证它的稳定。”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英德续借款》

材料五 “1935年英国寄上海总署福贝士封”

如图所示邮件收件人福贝士(外籍)时任缉私科税务司。收件地址是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421号海关总税务司署。


材料六1949年腾冲寄上海总署公函封如图公函的收件人是时任美籍总税务司李度,地址是上海常德路421号总署上海办事处。

(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要求总税务司署移驻南京。但英籍总税务司梅乐和借口南京无足够合适住房,将总署各科全部移设上海,称为“总税务司署上海办事处”,经过多次博弈,最终在南京设立海关总税务司署,但在上海开办总税务司署临时办事处)



(4)材料三四、五、六对于印证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关大事记”有怎样的史料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变迁的认识。
2022-06-01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迫打开,晚清中国逐渐卷入以英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中国渐渐萌生了主动加入世界体系的愿望,而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了解和熟知国际社会成员之间业已形成的一套规范制度。在此背景下,以西方《国际法原理》著作为蓝本翻译而成的中国首部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应运而生,在晚清政府的对外关系、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等方向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影响近代中国时代发展的知名外文翻译著作之一。

材料二   基辛格于197110月先行到京。周恩来与其就中美联合公报草案展开磋商。在起草过程中,美方力图把美国从台湾撤军同中国保证只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方面所不能同意的。经过反复斟酌,最后美方重新提出台湾问题的立场,写入后来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周恩来对这一表述方式表示赞同。双方终于取得了谅解。

——摘编自陈天绶《初学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国公法》应运而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中国的视角分析周恩来与基辛格展开磋商的原因,并指出周恩来认同的“美方重新提出的台湾问题的立场”。
2022-05-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西方”名称变迁主要反映了
名称主要范围
汉唐时期的“西域”广义上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狭义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唐宋时期曾用“西天”指称更为遥远的印度。
宋明时期的“西洋”最早见于五代,元代广为流布,明代特指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明末以后逐渐转向专指欧洲。
明末清初的“西方”与“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等同义词广泛流行,指称欧洲。

A.中外交流的日益扩大B.开放程度的总体趋势
C.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D.农耕文明走向衰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先秦以来,中国的统治者把自己的国家视为唯一文明的国家,自称为“华夏”“中国”“中华”,而把周边邻近地区的其他民族或部族称为“蛮”“夷”“狄”“戎”等所谓的“四夷”。在华夷秩序或者华夷体系之中,中国实际上是个地区主导国家或者领导国家,左右或指导着其周边国家的对外行为。因为在华夷体系内,其周边邻国唯一共同的对外关系就是定期向中国不同王朝的皇帝们称臣纳贡。朝贡制度给中国朝廷带来的是政治威望,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贡制度也是中国怀柔周边邻国维护自身安全的一种手段。

材料二   近代以来,经过长期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为民国外交体制奠定了基础”,终于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交体制。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行政模式,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但中国的分裂状态与国际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致使这种近代化的转型还远远不能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2022-05-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普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之后,呈现日益衰落的趋势,由于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鲁番及西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这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基本情况

朝代主要始发港口海上商路到达地主要输出商品主要输入商品
徐闻、合浦、番禺中南半岛、印度、斯里兰卡、红海、地中海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丝绸等丝织品珠玑、犀角、玳瑁、乳香等
两宋杭州、扬州、广州、登州、泉州、明州、越州、温州、台州、莱州东南亚、阿拉伯沿岸、东非、红海、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瓷器、丝绸、药材、五金原料等香料、象牙、犀角、珍珠、珊瑚、琉璃、玛瑙、乳香等
清前朝广州与全球海上贸易路线衔接,基本能到达世界各地茶叶、丝绸、瓷器、中草药等棉纱、毛纺织品、皮货、金属制品等

——摘编自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内方面,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在国际方面,“一带一路”秉待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被的区域主义,东边李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其倡议的重点在于: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摘编自新华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流的角度说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