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是依据王磊《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研究》一文整理的中国古代民族交融部分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时期史实
商周时期出现的“华夷”民族观,就说明华夏族和戎夷共同组成了国家,其中战争,迁徙等行为促成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各国进行的长期的战争,使得“四夷”和华夏产生了大规模的融合现象。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发展。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表格中空白时期将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补充完整,并说明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
2023-11-25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683年至1688年开到日本的中国民间商船即“唐船”数量表,表格信息说明清朝(     
年代数量(艘)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24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20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85
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02
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15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93
A.对外交往渠道的拓展B.“海禁”政策有所松动
C.中日贸易往来的双向互动D.统治者重视开发利用海洋
2024-04-08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汉武帝时代”小论文的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中央集权:
设立__________,削弱丞相权力,以加强皇权。
创设__________,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颁布__________,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思想文化: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_________
◆军事拓展:
三次远征匈奴,解除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夺取大片区域。在_________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派人两次出使西域,开通“__________”,对东西间的文明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2)将与汉武帝相关的内容填入表格相应位置。(填涂字母)
中央集权思想文化军事拓展
汉武帝时代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A.推恩令          B.中朝        C.刺史            D.丝绸之路        E.儒术          F.河西走廊
(3)你如何看待汉武帝?
2023-11-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某高一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学习时制作了如下表格。请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朝代中央地方
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和①制推行②
汉朝设立中朝(内外朝).颁布“推恩令”;设立③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
宋朝实行④、⑤、三司、台谏并立设立“四监司”对各州监控;州设⑥制约知州
元朝设立中书省推行⑦制度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⑦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试以宋朝为例,谈谈我国封建政治制度建设的得与失。

材料       实际上“选举”一词很早就被使用,古代选举兼指选士与选官,如三代(夏商周)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乡举里选制”“察举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朝开创的“科举制”。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考察、培养、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它透露着机会平等性、选拔人才的一切以考试为尺度的客观性、组织考试的独立性、社会的稳定性和考试内容的标准化等。这在当时情形下确实难能可贵,由于“家天下”观念和伦理道德,很多被委任的官吏即使不是由人民投票产生的,也能为官清廉公正。这种制度至少给很多平民“布衣”打开了一条通往上层社会的通道,因此,中国古代的很多官吏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2023-11-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的农业生产和人口(16001887年)

年份总人口
(千人)
农业人员
(千人)
耕地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总面积
(千亩)
农夫人均
(亩)
总额净额余额
16001200009720072546427.521765819469
1766200000170000103610925.221700789439
1790300000255000100935416.751122521171
1812350000297000105043614.941012470120
1887400000340000112596013.8885539747

——摘编自郭松义《明清时期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


(1)根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并提出两条助于问题解决的合理策略。
6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推动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兴趣小组成员在布展过程中对相关的议题展开来热烈的研究与讨论。
(1)研究: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下列表格)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世卿世禄制没落,军功爵制盛行
C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分封制崩溃,向中央集权转型

●社会大变革

(一)背景:__________

(二)表现:

i工具与技术变革:__________

ii.制度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__________

(3)人才选拔上:_________

iii.军事变革:车阵式讨伐式微,骑步兵袭杀兴起

iv思想变革:百家争鸣


(2)若就该提纲展开研究,以下哪些是直接史料?
     
直接史料(填写字母):_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3)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将以下观点与人物配对(填写字母)
A、“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人性善,倡“仁政”
D、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E、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若此,则天下治。
F、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
墨子______     荀子______     孟子______   老子______   孔子______   韩非______
2023-11-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表格   

古代中国手工业基础知识

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三种形态出现。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高超的冶金技术

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技术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享誉世界的陶瓷业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元代。制瓷中心:明清:瓷都——景德镇和青花宠、彩瓷、珐琅彩。
影响唐朝:开始输出国外: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各国;17世纪起:世界各地开始生产瓷器。
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汉代:丝绸之路;明清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一苏州、杭州;(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请回答;
(1)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冶炼业的主要成就。
(2)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明清时期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3)根据表格,概括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2024-04-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此解读合理是(       

国家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者

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A.欧洲航海规模远大于郑和下西洋B.两者航海动机和影响存在差异性
C.郑和下西洋的次数远超欧洲航海D.两者航海性质和条件存在相似性
9 . 他山之石。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是由外籍史家撰写的历史丛书。丛书每卷标题以外都配有副标题,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表格撷取了丛书中的部分标题,依据相关提示,将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填涂字母)
卷目标题副标题
第一卷秦与汉早期中华帝国
第二卷分裂的帝国
第三卷唐朝
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
第五卷元与明挣扎的帝国
第六卷
A.世界性帝国   B.宋的转型   C.最后的中华帝国   D.大清   E.南北朝
(2)丛书第一卷从秦朝写起,据此推测作者眼里“帝国”的含义当是(     
A.早期奴隶制国家B.分封制国家C.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D.封建割据政权
(3)丛书第四卷副标题“儒家统治的时代”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①儒学复兴   ②绝禁法家之术   ③文官士人地位高   ④文艺繁荣   ⑤八股取士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⑤
(4)丛书第五卷以“挣扎的帝国”作为副标题。如果这一标题意在勾连元明时期“国家政权与海洋间的关系”,那么,请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种“挣扎”的认识。
2024-03-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丝绸之路

材料一   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出了让游牧部落觉得它珍贵以外,丝绸在古代还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或作为中亚佛教寺院惩罚僧人的罚金。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塞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三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图中文字:“……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赀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诗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



(1)根据提示,将下列商路填入表格后相应的横线处。(填字母)
A草原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商路

途径地区

(1)_______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_______

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出发,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

(3)_______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亚欧大陆

(4)_______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在古代扮演的角色。
(3)以下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分析汉朝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的原因。
(5)请说明材料三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023-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