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史记•列传》中记载:“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上述记载应该出自(  )
A.《仲尼弟子列传》B.《商君列传》
C.《老子韩非列传》D.《孟子荀卿列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韩非子》记载,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据材料可知
A.选贤任能是战国普遍观念B.法家思想已得到广泛认同
C.法制的推行冲击传统政治D.官僚选拔机制日益制度化
3 . 《韩非子》记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表明韩非子
A.主张加强专制和中央集权B.具有改革思想
C.导地方分权以巩固统一D.强调以法治国
2020-02-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B.以法治国
C.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D.加强君主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一故事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C.变革D.逍遥无为
6 . 春秋时期史书《左传》曾有记载:“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这表明当时
A.天命观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B.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巩固统治
C.社会秩序混乱促进神灵崇拜D.中国人本仁政思想已然萌发
2019-11-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

——摘编自林晓平《论孟子对历史治乱盛衰的总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心正意诚。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熹回答说“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摘编自李申《简明儒学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

材料三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8 . 《庄子集释·杂篇》: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该记载认为执政者对待政事应
A.卤莽灭裂B.用心慎重C.因地制宜D.任性反道
2020-10-20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9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慕庄子之名曾派人以钱财相位相邀,但庄子以祭牛为例,认为其蓄养多年衣着华丽无非是为了送入太庙当祭品,还不如自由自在的小猪,在污泥中自得其乐。材料反映出庄子的人生态度是
A.齐物B.逍遥C.先义后利D.重义轻利
10 . 战国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chǎn),不得休息”。这说明
A.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B.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C.战国时期战争频繁D.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激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