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3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黑龙江哈尔滨·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荀子•王政》有言“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据此可知当时(  )
A.具有民本思想B.实现四民平等
C.建立君主专制D.人民管理国家
2023-10-1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诸侯纷争-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1-22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各自所代表的是哪一学派?
4 .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2023-10-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2-23高一上·山东潍坊·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孔子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墨子本人就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这种差别主要是基于两者(     
A.人生经历的迥异B.阶级立场的不同
C.劳动观念的分歧D.所处时代的差异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思想对于儒家学说的最大发展在于开始探讨人性问题,并提出了性善论的主张。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具有道德意识,他称之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为这种道德属性是善的,所以人性是善的。因此他肯定: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他所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观念更是后代志士仁人所遵循的道德标准。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北师大出版社)

材料二: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使苏格拉底 深为忧虑。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即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普遍公认的真理。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从哪些方面发展了儒家学说,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2023-09-23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山东日照·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据此推断,两人都认为(  )
A.要以义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应以儒家道德教化为本
C.必须实现仁政与王道的统一D.需要恢复西周礼乐文明
2023·江西上饶·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书•艺文志》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然而先秦诸子虽“各引一端”,如表中论述体现了(  )
著作相关论述
《孟子》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
《吕氏春秋》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不得休息。
A.中央集权的最终确立B.社会转型的诉求
C.诸子思想的完全统一D.君主专制的意义
2023-09-21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史墨在筮占实践中推究人事变化规律,提出“火胜金”“水胜火”之论;战国时期的邹衍以五德(金木水火土)相胜之说解释王朝更替;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将“五行”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这些思想(     
A.传承了“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B.反映了思想分化的社会现实
C.彰显了对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探索D.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2023高一下·湖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战国时期, 有思想家认为“上之所是必皆是之, 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他要求人们在“尚贤”的前提下, 与上级政长同是非, 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属于(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23-09-16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上)2024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选择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