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反映了西汉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文献记载的图书数量变化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说明:西汉末期的数据为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的结果,西晋初期的数据为当时国家藏书量,宋元嘉八年(431年)的数据为《四部目录》整理的结果。
A.大规模经济活动的开展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D.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的定义,观点众多。①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比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科学的解释最后都落脚到“知识体系”上。②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范式。科学的本质是探索真理,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③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J.D.Bernal)提出:“科学建制是一件社会事实,是由人民团体通过一定组织关系联系起来,办理社会上的某种业务”。④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古希腊理性为基础,以天文学领域革命为开端,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英文中,虽然17世纪就有了science这个词,但直到19世纪,科学从nature philosophy变成了分科的学问,按照一定范式进行知识生产活动时,这个词才被广泛用来表达现在科学的含义。19世纪时,日本人接纳了英文的science这个词,日文将其译为“科学”(分科之学)。我们今日所用之“科学”一词,来源于19世纪英文中的science,指的是19世纪以来的现代科学。

——摘编自韩启德《科学与文明之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科学下一个定义,并以此为判断标准对“中国古代有无科学”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语义清晰、观点明确、证据合理。)
2023-04-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汉成帝时,张霸献伪《尚书》百余篇,后经中书校之,其所献《尚书》乃是割裂《尚书》篇目,并加以《左氏传》《书叙》作首尾形成。成帝虽“黜其书”,却未能阻止该书在后世的流传。隋文帝时刘炫献其伪造的《连山易》和《鲁史记》,后有人讼其书伪造,文帝亦免炫死罪。从中可见(     
A.求真是史学研究的主旨,伪书不能用作史料
B.伪书的史料价值取决于当时人们对它的态度
C.统治者对伪书的宽容行为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D.伪书虽涉及学术不端,但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23-03-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将少数民族作为记传对象,创立了民族传的书写模式。在各少数民族传记中,清楚地交代了各民族的起源,并将其与中原相连,建构了贯通古今、囊括四海的黄帝谱系。《史记》中民族传记的书写(     
A.突出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B.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说明了华夏认同观开始出现D.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记》纳“四夷传”于《七十列传》之中,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各少数民族多以藩臣的身份参与各个时期的政治事务,并起到拱卫中央大一统政权的作用。从编撰体例上看,这些“四夷传”与其它列传不存在主次之分。这说明,司马迁(     
A.重视宣扬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思想B.具备强烈的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C.重视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D.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司马迁青年时即开始游历(路线①),后出使西南(路线②),前110年又随汉武帝巡游(路线③)。图1为司马迁游历路线图,此图可以从侧面印证(     

                                 图1 司马迁旅行路线图
A.汉武帝时江南经济已初步开发B.汉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史记》作为信史的史学价值D.两汉水路交通的高度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女娲最初只是南方各部落的创始神,而伏羲则是北方中原文化的历史符号,战国以前分别流行于南北方各地。在汉代,伏羲与女娲并举,或被演绎为兄弟、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成为文人诗赋、绢帛画像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汉代(     
A.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扩大B.文学艺术取得了辉煌成就
C.政治环境有利于文艺发展D.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的趋势
2023-02-22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所示是汉朝时期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汉朝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根源是(     
项目成就与西方比较
数学(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正负数加减法法则最早
造纸术西汉:劳动人民制造絮纸、麻纤维纸东汉:(105年)蔡伦的改进(植物纤维纸)最早
地震测量东汉:(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早1700年
A.国家疆域实现统一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战国时期,女娲和伏羲作为人类始祖的传说分别流行于南方各部族和中原地区;到汉代,伏羲和女娲是兄弟、兄妹甚至是夫妻的传说流传全国。这表明,汉代(       
A.地域文化渐趋融合B.儒家学说的社会影响力扩大
C.崇祖敬宗成为共识D.神话传说成为文艺创作主题
2023-02-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专讲盈亏问题及其解法。其中第一题为:“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答日:七人,物价53(钱)。”由此可见,《九章算术》(     

A.具有领先地位B.内容丰富C.贴近社会生活D.蕴含儒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