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作用范围甚广”。此外,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2024-05-13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91次组卷 | 12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北魏时期,朝廷多次下诏对普通民众中的高龄者赐予爵位,如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南伐途中,“车驾至肆州,民年七十已上,赐爵一级”。孝文帝此举(       
A.彰显了国家主流统治思想B.推动了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C.加快了南北方的统一进程D.巩固了鲜卑贵族政治地位
4 .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往往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此举的目的是(     
A.还原历史真实促进文化自信B.承袭中原王朝的统治策略
C.结束政治分裂实现再次统一D.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这些记述集中反映了(     
少数民族首领记述内容
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朕大离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
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
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高。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
6 . 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34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     
A.政治制度承袭秦汉有所损益B.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并存
C.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D.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
7 . 鲜卑政权代国在献帝(209年—213年)当政时,将原有的氏族部落一分为十,其中以拓跋部为核心。他还下令废除了之前氏族社会族内通婚制度,规定必须与外姓族人通婚。这些措施(     
A.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B.结束了北方的分裂
C.壮大了鲜卑族的实力D.意在推动民族交融
8 . 北魏六镇起义爆发后,宗室广阳王元深上书道:“先朝都平城,以北边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非唯不废仕宦,乃更独得复除,当时人物,忻蒸为之。......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政以贿立,边人无不切齿。”可见,论者认为迁都洛阳(     )
A.有利于维护统治B.促进了民族交融
C.造成了北部边疆危机D.有利于鲜卑族封建化
2023-10-0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名校联合体(齐齐哈尔市九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明(     
A.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晋时期,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他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表明(     
A.民族差异逐渐缩小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D.华夏认同观念正式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