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唐贞观三年,设立宰相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执行主席(轮流担任)于政事堂主持讨论,讨论结束后秘书协助“执笔”,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议决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可颁行生效。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     
①体现出中央集权逐渐强化趋势   ②侵夺了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力
③有助于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的滥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太宗曾经想要征未满十八岁的中男当兵,魏征坚决不同意,四次拒绝在敕书上签字。武则天当权时期,宰相刘祎之受诬告后拒认不经中书门下的皇帝敕书,结果被赐死。这两则事例说明(     
A.唐朝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B.制度运行效果离不开特定政治环境
C.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D.皇权相权之争是封建社会主要矛盾
3 .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皇帝),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这一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九品中正制C.三公九卿制D.南北面官制
2024-01-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唐)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则送尚书省执行。”这一制度反映出唐朝(     
A.中枢权力运转高效合理B.皇帝专制权力遭到削弱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产生D.注重中枢决策的科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体现出当时(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B.皇帝独尊地位的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D.中枢体制的运行方式
2023-12-12更新 | 266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唐初,“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日有争论,纷纭不决。”太宗深察其弊,故设立(     
A.内朝性,B.枢密院C.军机处D.政事堂
2023-12-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唐)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则送尚书省执行。”这一制度反映出唐朝( )
A.注重中枢决策的科学性B.皇帝专制权力遭到削弱
C.践行了原始民主的传统D.中枢权力运转高效合理
2023-11-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汉朝的中朝B.东汉的尚书台C.唐朝的门下省D.宋朝的枢密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政事堂“合中书门下之职”,两省作为“机要之司”的职权被集中到了政事堂。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中书、门下最重要的官员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参与决策的职权得以保留。政事堂制度(       
A.有利于防治腐败现象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对皇权的制约D.强化了中央集权
2023-11-04更新 | 98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假设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