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2 . 唐朝,很多御史台官员往往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对于皇帝下达的诏令,御史台可以拒绝接受。这一制度(     
A.削弱了宰相的行政权B.蕴含着权力制衡的理念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使监察机构自主性增强
2024-04-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实行。据此可知,唐朝三省制度(     
A.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B.有效避免了决策失误
C.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2024-04-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唐彩高级中学、永丰县欧阳修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由此可知,唐代(     
A.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B.建立了科学行政体系
C.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D.皇权受到相权的威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移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     
A.推动了相权再次集中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
C.造成了官员冗余现象D.导致了六部职能丧失
2024-03-20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6 . 唐玄宗时,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房琯以“素有宰相望”拜相,唐肃宗时以其“素有重名”,深得倚重。后来房琯经常称病,不肯上朝,常与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终被贬为太子少师。材料表明唐朝(     
A.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B.社会舆论影响宰相选任
C.恩荫制度依旧广泛盛行D.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4-03-14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唐朝中央官制由三公九卿制度改为三省六部制度,实施集体宰辅制度,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皆为正宰相,后又临时差遣各类其他官职加封“参知政事”“参知机务”者为副宰相,对宰相进行分权这一制度的实施(     
A.减少了行政摩擦B.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扩大了选才范围D.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2024-02-1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发十八岁以下男子服兵役的敕文,尽管文件已经过皇帝的签署发到门下省,但魏征坚持认为不可,即使太宗发怒也没有署敕,这个决定最终也没有颁行。材料意在说明(     
A.相权遭到分割皇权加强B.三省体制降低行政效率
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朝廷政令不通
2024·湖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供御服及宫殿陈设等职。到隋唐时,这些职能已经统归为皇帝服务的由从门下省独立出来的殿内省专门掌管。这表明了(     
A.家务官与政务官逐渐分离B.九卿仅是汉代皇室的家臣
C.汉唐中央官制发生大变革D.殿内省是家国一体的产物
2024-0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试历史试题
2024·河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690年,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A.宰相的权力已经名存实亡B.进一步加强皇权
C.唐朝基本沿袭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不完善
2024-01-13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