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下表为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下述现象(     
时期宰相
总人数
宰相来源、人数、占比
关陇士族集团山东庶族者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贞观时期237301148
武周时期7519251256
A.利于决策效率提高B.造成宰相权力膨胀
C.反映唐代冗官现象D.体现统治基础扩大
2024-04-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代翰林学士院源于“北门学士”(北门是皇宫的后门,入门便是禁中)。翰林学士院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定的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就使收令传发的途径变为两途,形成双轨辅政制。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枢决策机制演变B.国家行政权力分散
C.文官地位日益提高D.三省制度渐趋成熟
3 . 钱穆指出,唐制,中书舍人拟稿,亦由诸舍人各自拟撰,是谓“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这说明,中书省(     
A.内部已形成了制约机制B.具备了辅助决策的职能
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D.保证了中枢决策的科学
4 . 《旧唐书》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这从侧面反映了(     
A.皇权干预导致制度名存实亡B.制度设计具有纠错补过作用
C.君主专制演进呈现强化趋势D.事权分化影响行政效率提升
2024-01-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湖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供御服及宫殿陈设等职。到隋唐时,这些职能已经统归为皇帝服务的由从门下省独立出来的殿内省专门掌管。这表明了(     
A.家务官与政务官逐渐分离B.九卿仅是汉代皇室的家臣
C.汉唐中央官制发生大变革D.殿内省是家国一体的产物
2024-0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6 .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发十八岁以下男子服兵役的敕文,尽管文件已经过皇帝的签署发到门下省,但魏征坚持认为不可,即使太宗发怒也没有署敕,这个决定最终也没有颁行。材料意在说明(     
A.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B.三省体制降低行政效率
C.相权遭到分割皇权加强D.制度创新造就盛世局面
2023-12-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新唐书》记载:“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唐朝时期宰相制度这一特点的主要影响是(     
A.确保了决策的科学合理B.降低了行政效率
C.解决了君相之间的矛盾D.强化了专制皇权
8 . 如图为唐朝三省六部的分工和运作流程。这反映出当时(       
A.分权制衡原则确立B.政府行政效率提升
C.决策具有民主色彩D.中央集权加强
2023-12-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权分工示意图。示意图反映出唐代三省(     
A.彻底变革、机构重置B.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C.职权完备、相互制约D.部门复杂、相权削弱
2023-11-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大唐六典》,简称《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它记载了唐朝前期的官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能在里面找到以下哪一制度(     
A.九品中正制B.三省六部制C.两税法D.三公九卿制
2023-11-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