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如表为《新唐书·宰相表》节录的内容。据此可知(     
时间内容
武德元年(618年)“裴寂拜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贞观元年(627年)“杜淹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
贞观三年(629年)“尚书右承魏征秘书监,参豫朝政”
贞观四年(630年)二月,“太常卿萧璃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民部尚书戴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十一月,“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八年(634年)十月,“识.三两日一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A.中书门下机构已经出现B.官僚政治开始确立
C.宰相职权被分散和制约D.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2024-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湖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隋书》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恶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变化(     
A.说明隋朝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制B.体现了隋朝的国家治理能力增强
C.折射出科举制度完善了选官机制D.反映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4-05-29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3 . 唐制,朔望常朝以外,皇帝每逢一、五、九日接见诸宰相,宰相须同进同出。诸宰相“会食于 政事堂”,皇帝还安排很多负实际行政责任的低级官员也进入政事堂。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唐代实行集体议政                                   ②宰相权力的逐步扩大
③外重内轻局面改善                                   ④决策的效率得到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隋书·百官志》载,陈“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这一调整(     
A.标志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为三省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严重削弱了陈朝君主的权势D.加快了实现南北统一的步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即中央派遣的官员)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唐代政务裁决的中心转移到了中书门下,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使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唐代(     
A.国家政治体制发生嬗变B.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C.中书门下掌握了决策权D.三权分立原则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初,中书省拟好命令送达门下省,常遇门下省反对,而被涂归封还。如是则此道命令等于白费,即皇帝之“画敕”亦等于无效。唐太宗时,军国大事,往往先由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定,然后再制敕下诏,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据此可知(     
A.唐朝初期皇帝权力处于三省控制之下B.唐太宗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C.三省六部的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D.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4-04-10更新 | 498次组卷 | 7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
C.行政效率不断降低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
2024-03-19更新 | 720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唐玄宗时,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房琯以“素有宰相望”拜相,唐肃宗时以其“素有重名”,深得倚重。后来房琯经常称病,不肯上朝,常与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终被贬为太子少师。材料表明唐朝(     
A.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B.社会舆论影响宰相选任
C.恩荫制度依旧广泛盛行D.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4-03-14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办公场所,先置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于是“国政枢密皆委中书,八座之官但受其成事而已”。这一变动(     
A.是皇权扩张的结果B.利于决策集思广益
C.使三省机制遭破坏D.使中书省位卑权重
2024-02-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四)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前期,皇帝的诏令和尚书省各部的奏议文书,在送交宰相正式讨论之前,均须交由中书舍人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后才署名进呈给宰相,故中书舍人被称为“宰相判官”。这一行政运作方式(     
A.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规范了权力的制衡机制D.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
2024-02-05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