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6世纪中国的王阳明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西方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21-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B.程颐C.王守仁D.黄宗羲
2021-04-23更新 | 152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2021-03-15更新 | 742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研究社会现实B.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021-01-08更新 | 167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在此基础上,王阳明又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较之朱熹,王阳明理论的发展表现为
A.明确了理气的辩证关系B.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意识
C.明确个人私欲的正当性D.揭示了事物产生的本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C.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2020-12-11更新 | 3729次组卷 | 132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意在说明心学(  )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
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D.蕴含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8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未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统治地位逐渐丧失D.自由平等思想得到普遍认可
2020-11-01更新 | 317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黄宗羲对儒学品格作了重新赋予,认为“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要由豪杰之士来承担,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这种主张
A.利于切实推动社会发展B.冲破了先秦儒学的束缚
C.强调满足个人名利之心D.强调提高君主服务能力
10 . 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
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