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清朝统治者赞赏顾炎武“考据精详”,称其为脱离现实政治的考据学派的宗师;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炎武对于晚明学风首施猛烈之攻击……大声疾呼以促思潮之转变”。材料表明
A.梁启超主张通过复古来革新B.经世致用思想得到普遍认可
C.立场不同影响对人物的评价D.考据学兴起促进了思潮转变
2020-09-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甲问:“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乙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们探讨的是
A.心外无物B.知行合一C.万法唯识D.格物致知
3 . 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的窠臼B.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C.中西文化同源的雏形初现D.古典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4 . 明代嘉靖年间,王阳明在为弃儒经商的方麟所写的墓志铭中说;“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王阳明这种观点形成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传统社会结构逐步瓦解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 . 宋代的理学家在认识论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佛家的现世禁欲主张加以发挥;而明末一些儒学者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反映了(     
A.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B.从贵族化走向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D.理学认为思想发展都是时代性的产物
2020-06-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有学者认为,周孔与宋儒的根本区别在于:宋儒“只教人明理”,而“孔子则教习事";他还认为只有“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据此可知,该学者
A.主张重建儒家伦理规范B.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
C.力图冲破周孔儒学束缚D.推崇重利轻义价值观
7 . 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
A.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B.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2020-04-20更新 | 888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后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9 . 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窠臼B.中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合
C.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D.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10 . 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
A.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B.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
C.学者主张“心性空谈”D.学者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