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海纳百川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中海上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2)为什么当时的人将西班牙大帆船称为“银船”?

材料三   1941年《大西洋宪章》宣布的八点原则中包括:他们(英美)希望将努力使未来世界的所有国家无论大小、战胜国或战败国,都享有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并获得它们经济繁荣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对它们现有的义务给予应有的尊重。

1942年到战争结束时,美国共计向38个国家提供了租借援助,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承担“按无歧视原则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多变自由贸易”的条约义务。

194444个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1947年美国借助关贸总协定草案,为实现以多边互惠性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金卫星《二战期间美国筹建战后世界多变自由贸易体系的历程》

(3)结合材料三,分析二战后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建立的原因。

2000-2020年间美洲、欧洲和亚洲商品出口占比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4)结合所学知识,对上图中的信息作出相关分析。
2023-07-1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材料一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

材料二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主题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四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主题三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五   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诸如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监听计划窃听美国民众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信息;它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材料六   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是,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却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世界文化的发展特征》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前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能力提升
(4)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139)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特点。
(6)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历史纵横
(7)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8)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
(9)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原因。
2023-07-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2·纲要下册第2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果断地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开始重新探究中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种种原因,寻找消除各种危机的良策,开拓促进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曾想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现代发展历史的新的经济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打开中美关系的战略举措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条件。中国向西方开放,最大的障碍是中美之间长期的对峙、隔绝。消除了这一障碍,也就为中国对外开放打开了战略窗口,铺平了发展道路。

——摘编自戴鞍钢《邓小平与中国对外开放》

材料二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材料三   “一带一路”战略,首先从国内来讲,就是要把我们过去长期是对外开放的边远地区和后方,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变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从而使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能够得益于对外开放战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全球来讲主要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这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可以说包括了全球最贫困、封闭、落后的地区和人口,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能是一个超级扶贫战略。

——摘编自龙永图《“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宝贵经验。
2023-07-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下册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4 . 20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可以不夸张地说,美国于1917年参战是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了欧洲政治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转变中的决定性阶段。”

B“每天都有不满的呼声。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换受。”

C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年美围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

D“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如上图,摘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叙述》

材料二   美苏冷战对抗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立的意识形态是美苏各自在竞争中运用的旗号。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构成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的另一个方面是它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使地区冲突升级,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三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四例美苏冷战的重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前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2023-07-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关于“全球化开始”,史学界存在分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通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

——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的起始时间有多种不同观点。如表为其中两种不同的观点。   

起始时间标志事件
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到达美洲
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认同哪则材料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请选择材料三中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胜利”“灾难”的理解。
7 . 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都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创作了漫画《无尽的赔偿》。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骑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1921年,希特勒说道“仇恨!我们拥有仇恨!”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冷战主导了国际关系。……“二战”之前,许多西方领导人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政权既恐惧又憎恨。虽然西方和东方最终在“二战”时结成同盟并成功地打败了纳粹德国,但是从许多方面来说,战时的经历确定了而不是减轻了战前的彼此怀疑。1945年纳粹刚刚投降,同盟国就开始分裂,(美苏)两国很快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94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承诺支持各自由民族,因为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在冷战的大环境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   两百年来第一次,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是一个毫无任何国际体系或构架的世界。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21月—199612月在任)


(1)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依据材料一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苏走向冷战的原因,列举冷战期间多极化力量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20世纪90年代成为“毫无任何国际体系或构架的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概括多极化趋势对国际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3-07-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非常珍惜盟国间的合作关系,最终形成的战后合作计划实质上是大国特别是美国和苏联妥协的产物。斯大林放弃了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的完全否决权,罗斯福和丘吉尔则认可了苏联和波兰的新边界;斯大林同意对德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对日宣战,罗斯福和丘吉尔则同意苏联在远东所希望的特殊利益。尽管大国间的合作很多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实现的,但是这并不是雅尔塔体系的主流。大国的合作基础主要体现在《联合国宪章》里,“该宪章是宣扬联合国家决心为维护和平以及通过集体行动来惩罚未来侵略者而携手合作的响亮声明。”杜鲁门在战争结束后“厌倦于笼络苏联人”,开始从雅尔塔精神后退,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摘编自曹胜强《论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

材料二   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旧的国际秩序被打乱,新的国际秩序开始重构。然而,世界格局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国际秩序如何重构,各国的主张如何?中国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战略?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

——摘编自李景治《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国际秩序的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系,并分析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中国贡献了怎样的方案?
2023-07-02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2年夏以Solar World为代表的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请将宣布立案。……2012年9月,中国光伏企业如期等来了欧盟委员会的正式立案通知。事实上,这一雪上加霜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就在不久前的5月,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249.96%。彼时,中国大陆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3%,而欧洲和美国市场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近60%。

——2023年4月福布斯中国《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突围致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趋势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把材料二作为研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逐步建立了两条贸易航线,一条从里斯本出发,经大西洋群岛,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到东非,再穿越印度洋到果阿和马六甲,进而向东至香料群岛,向东北至澳门和日本;另一条从里斯本出发,经大西洋群岛,然后向南向西航行至南美洲的巴西。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建立。

——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

材料二   15世纪至今,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并出现了三次大的浪潮(如表所示)。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可见,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贸易的自由化、金融一体化、跨国公司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世界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时期萌芽时期(15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
第二时期形成、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浪潮(从18世纪末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浪潮(从19世纪末以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时期 稳步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第三次浪潮(以信息革命为核心的第三次
技术革命)

——摘编自翟思成《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审视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中期葡萄牙海上贸易网络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