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


体系。

——摘编自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紧锣密鼓地建设统一大市场,日本产品畅销全球,这些都向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1988年1月,《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署,1990年美国对加拿大产品出口年增长率为18%。墨西哥虽然仅仅是个发展中国家,但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场所之一。1992年12月17日,美加墨三国缔结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摘编自朱颖《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

材料三: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协定的签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2023-03-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决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国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霸主……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摘编自门洪华《美国霸权与美欧关系》

材料二:20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并在各个领域里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伊拉克战争是后冷战时代几个足够影响全球形势的重量级事件之一。2003年围绕战争还是和平解决危机的问题,美国和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在此次国际关系面临重大考验的关键时刻,却分道扬镳,变成鲜明对立的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带头者,进行了双方关系史上从未有过的激烈争执。

——摘编自邢晔《跌宕起伏的美欧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欧关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始终是欧洲的领导者”。
(2)材料二中美国与西欧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在伊拉克问题上折射出美欧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各国均致力于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本国的经济。在恢复本国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在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各国间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二是在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三是在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前共产主义国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终结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它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计算机使用和通讯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
4 . “冷战”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中国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战争临近结束时,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随着和平的到来,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大同盟走向分裂,并为冷战所取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国际政治学通常以“极”为单位称谓世界格局。“极”的实力由多种要素构成,体现的是综合国力。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关注的焦点是主要政治力量,即区域性或全球性大国。而今天,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这将使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使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中国的发展是文明型力量,强调的不是对抗或改造,而是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不仅体现在新型国际关系、新理念中,也体现在合作倡议的具体落实中。

——摘编自赵磊《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并列举中国文明型力量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2023-02-15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取代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1)发布了关于亚洲未来的报告,概述了亚洲发展的几个趋势:一是越来越多的亚洲公司跻身世界最大的企业之列。2018年全球500强排名中,营收位居全球前500名的大型企业中有210家是亚洲企业。二是亚洲国家生产的商品更多在本地区销售。这也意味着亚洲国家可以生产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它们对外国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的依赖程度在走低。三是整个亚洲的贸易联系和经济合作正在加深。如今,52%的亚洲贸易为区域内贸易,企业建立起日益自给自足的区域供应链,服务亚洲市场。四是创新科技的蓬勃发展,亚洲拥有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一半(22亿)。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位居世界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列。截至2019年4月,在全球331家独角兽企业中,亚洲拥有119家,超过1/3.亚洲的独角兽企业不仅在全球占比很大,而且成长速度远远高于西方。

材料二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日韩关系开始走向缓和,中日韩关系也骤然升温。2019年8月,中日韩举行外长会议,通过了“中日韩+X”的合作模式。2019年12月,中日韩三国首脑在成都会晤,并在杜甫草堂种下一棵桂花树。安倍首相说,考虑到成都曾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蜀国都城,“(日中韩)三国并非三国时代的魏国、吴国、蜀国”,他们之间不是“互相争斗的关系”,他希望三国“携手共筑‘新的三国时代’”。现在美国国力相对衰落,日韩都有摆脱美国控制的迹象,于是中日韩整合,包括三国自贸区谈判也出现转机。这次共同抗疫也是三方加深合作的新机遇,三国可以共同努力、守望相助,包括建立协同防控疫情的合作机制。

——摘编自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48集·我们亚洲—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推动亚洲崛起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有利因素及意义。
2023-01-2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对欧洲造成巨大的破坏,整个西欧处于经济、社会、信仰混乱的状态,政治生活也出现“左倾”趋向,如:1947年法国共产党在选举中获得1/4选票并加入了联合政府,意大利共产党也获得了1/3的选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深恐苏联的势力西进,十分担心欧洲国家购买力的下降会带来美国的经济危机。……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了一项大规模帮助欧洲治愈战争创伤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开始衰退。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西欧、日本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从而导致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在国际舞台上,既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又有西欧、日本、中国等对美苏两极结构的制约,使两极格局走向松动,趋向弱化。

——摘编自孙宝珊《战后世界两种国际格局的两个历程》

材料三:冷战结束之际,美国明显地在行使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全球性霸权。美国行使这种霸权的种种最初尝试,都非常不纯熟,而这已经是最不严厉的评断了。2001年9月11日对无辜生命的屠杀事件令美国开始朝着一个新方向进发,这导致美国疏远了大部分的盟友,卷入一场看似无法完全打赢或撤退的战争。

——摘编自(英)J·M·罗伯茨O·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新纪元》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出现独立自主倾向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冷战结束之际美国对外扩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面对霸权主义提出的中国方案。
2023-01-10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在思想、经济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编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看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

国家时间
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求的广泛迅速传播,它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信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一部手机走天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始、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新变化。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力量,自己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间的冷战结束了,但是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于人,也不要输出革命。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实施这一行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新变化”和“一股股”新的力量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新的特点。
2022-12-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材料三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利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所反映的国际格局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阵营发生分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分化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当今世界形势总体趋于和平的因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