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本草纲目》代表了16世纪我国医药学的成就,也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全书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科学
A.注重实验科学B.重视理论概括C.重视经验总结D.尊重自然规律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从14世妃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

——摘编自J.B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材料二   18世纪后半叶,乾隆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发现《天工开物》中有“北虏”、“东北夷”等反清字样,因此《天工开物》没有收入《四库全书》。《天工开物》单行本较难见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而当时的皇帝大臣都信奉道教的以水银炼丹以求长生的做法,所以当时的书商都不敢出版这部著作,因此《本草纲目》直到李时珍死后三年才与读者见面。

——摘编自《论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4世纪以来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因素。
2019-11-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引自《后汉书·宦官列传》


材料二       造纸术发展大事记
公元 大事记
105年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618~907年 手工纸施胶与染色问世
1637年 《天工开物》载入造纸术工艺
793年 阿拉伯第一座手工纸作坊在巴格达建成。继而传遍欧洲各国:西班牙、西西里、意大利、法国、德国
1680年 荷兰式打浆机发明
1807年 长网式造纸机在法国问世
1809年 圆网式造纸机在英国问世
1840~1870年 1840年德国首创用机械方法处理木材制浆造纸;1870年投入商业运作,生产首批机磨木浆
1854年 英国首创利用氢氧化钠处理木材、制浆,称为苏打法制浆
1874年 瑞典及德国开始采用亚硫酸盐法制浆
1884年 亚硫酸盐法制浆在德国问世
1897年 长网造纸机最高车速达160m/分钟
1920年 长网造纸机最高车速达320m/分钟
1920年以后 制浆造纸技术飞速发展,主要技术有化学回收技术,连续蒸煮,连续漂白,连续打浆,夹网造纸机等。近代造纸机车速已达1500~2000m/分钟;卫生纸车速已高达2500m/分钟以上

——引自戴家璋《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材料三       我国2004年机制纸总产量达4950万吨,居世界主要产纸国家第二位,应该算是一个造纸大国,但是,绝不是造纸强国。……但人均依然只有42公斤,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已有6000~7000家小型造纸厂宣告停产,大部分是由于未能妥善解决废水污染附近水域被勒令停产的;也有少数是基于产品质量和成本难以在市场上竞争而不得不停产。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这种情况还会不断发生。

——引自钟香驹《从造纸术摇篮到造纸工业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纸术的改进、推广、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均产纸量远远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主要原因。
2016-11-18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材料一: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耶稣会士相继来华,利玛窦是其中最成功者之一。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利玛窦也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等等。

材料二:李善兰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曾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后9卷,完成了明末徐光启、利玛窦未竟之业。

傅兰雅是英国传教士,1861年来华。先在北京同文馆、上海英华学堂任教,后入江南制造局译书馆为译员,在那里工作了28年之久,独译或合译的西书共有129部,并参与创办上海格致书院,主编《格致汇编》,致力于普及科技知识。 1896年,傅兰雅辞去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职务、受聘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汉学教授之后,还为江南制造局再译成西书14部。

材料三: 最早的中文报刊,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于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此后,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在中国陆陆续续创办了许多中外文报刊,如《上海新报》《万国公报》《申报》《新闻报》等,都比较有名。在西人的影响下,中国人也开始办报。早期国人自办的报刊,如汉口的《昭文新报》、上海的《汇录》《新报》等。

材料四:清咸丰三年(1853)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他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官府和土豪,欺压人民,强奸妇女,无恶不作。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材料五:在殖民地修建教堂、驻扎传教士,就象在殖民地修建兵营、驻扎侵略军一样必要。“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营军队”。“与其设立九个军事据点,不如设立九个教堂更为有效。”传教士受教会派遣,要将自己在中国内地的所见所闻汇报回国去。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荣振华、方立中、耿昇《16-20世纪入华天主教传教士列传》


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世纪中期开始的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后来中断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传教士在近代中西交往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西学东渐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你是怎样看待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时期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

2016-12-13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