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7 道试题
1 . 监察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举违法失职的中央机关或地方工作人员,其发展演变历史源远流长。如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     
A.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D.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
2 . 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下列现象符合“宋其三变”中的“变”的是(     
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B.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C.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D.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3 . 如表是唐宪宗到唐懿宗时期(805年-873年)宰相进士出身者的统计数据,表中宰相进士出身者的数量变化反映了(     
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宰相总数2914724152321
进士出身者179719122020
A.才学成为选任高官主要标准B.科举成为入仕升迁唯一途径
C.官吏选拔方式日趋公平透明D.科举制影响宰相数量的变动
4 . 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A.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2023-11-19更新 | 109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1427年起,明政府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实行南北卷制度(     
A.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B.导致了科举制度的日益僵化
C.加剧了地域间发展不平衡D.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的意图

6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取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B.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C.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023-11-16更新 | 58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清代学者顾炎武认为中国古代监察体系中的监察官员往往“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大小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同代学者赵翼对此也评论说:“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两位学者的评述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体系完整,垂直管理B.以卑察尊,以轻制重
C.动态监察,独立弹劾D.重上轻下,强干弱枝
8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30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唐的选官制度及相应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10 . 建隆三年(962年)十一月,宋太祖重申了唐朝考课令中对地方官员增损户口的考核标准,对抚育有方,户口增益的地方官,按户口增长比例给予不同的奖赏;对抚育无方,户口减损者,按减少比例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地方人口锐减经济凋敝B.人口数量决定经济发展
C.官员政绩成为升迁依据D.政府注重经济社会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