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方传统:涉及地方府县城市皆须建置官方设施,如坛庙、救济场所、学校、仓库、旌表申明设施等,对选址、规模、式样等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民间传统:参与选址、择向、山水格局建构等工作处理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工建设中的具体工程技术问题。

士人传统:保障着官方法规以适当的方式落实于城市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状况之中,不懈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孙诗萌《浅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个传统”》

材料二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成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022-07-0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改变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职能。市场与城市的互动,促使经济重心和布局的调整,也促使市场网络和城市体系的重构。聚集在城市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会馆、同乡会和慈善组织等传统社团逐渐转换角色,更多地介入公共领域。由知识分子、实业家商人等组织的新式社团,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公共职能,社会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推动力。

—摘编自张利民《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推动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看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的变迁(根据当时估算人口排序)

年份世界十大城市
1600君士坦丁堡、北京、巴黎、东京、大阪、伦敦、杭州、京都、艾哈迈达巴德(印度)、伊斯法罕(伊朗)
1700北京、伦敦、东京、君士坦丁堡、巴黎、广州、大阪、京都、杭州、那不勒斯
1800伦敦、纽约、巴黎、柏林、东京、芝加哥、维也纳、圣彼得堡、曼彻斯特、费城

——摘编自【美】钱德勒《三千年来的城市发展》等

材料二   15001900年欧洲的城市化率

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率
15001600170018001900
法国4.2%5.9%9.2%8.8%25.9%
德国3.2%4.1%4.8%5.5%28.2%
意大利14.9%16.8%14.7%18.3%21.2%
英格兰和威尔士3.1%5.8%13.3%20.3%61.9%
西班牙6.1%11.4%9.0%11.1%26.8%
全西欧6.1%7.8%9.9%10.6%31.3%

备注:数据为居民在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本国(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

——摘编自刘景华《工业化以来西欧的“乡村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城市所占席位最终减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国家或地区,对其城市化率的情况进行分析。
2024-05-15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城市化发展真正驶入快车道是在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时期,尤其是在帝国统一后,德国的城市化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城市急剧增多,规模扩大。如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莱比锡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城市。而且,德国电气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密切关系。……1835年,巴伐利亚首次建成德国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从纽伦堡至菲尔特,全长6.1公里,标志着德国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始。“铁路热”开始在全德兴起。到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德国已经形成了柏林、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和纽伦堡、德累斯顿等铁路交通中心,形成了4大铁路交通网。从19世纪20年代使用轮船以后,随着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德意志境内兴起一批内河港口城市。……斯泰因——哈登贝格改革主张城市自治,废除农民封建义务以及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普鲁士式道路”的胜利和农奴制的瓦解,巨额“赎金”部分转化为工业资本,大批破产农民转入工矿企业成为自由劳动力,容克农场扩大经营,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工业品开拓了销售市场。

——摘编自李富森《近代德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俾斯麦时期所通过的三部保险法即1883年《疾病社会保障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养老和残疾保险法》。俾斯麦解职后,威廉二世于90年代提出劳工保护立法;1911年三大立法与其他新增法典被并称为德意志帝国社会保险法典;1911年增《遗族保险法》和《雇员保险法》,直至1912年新扩大的保险立法的受保对象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工人。……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不仅为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国家在社会中的职能和作用,这既得益于工业化的成果,也是对工业化所带来负面效应的有效缓解。

——摘编自徐旭华《德意志帝国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德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作用。
2024-01-17更新 | 5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广东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城市化在殖民地时期已经开始启动。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美国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美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同时段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90—1830年的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1830—1930年的城市化加速阶段;第三阶段,1930年至今的高度城市化阶段。

——摘编自林伟《美国、日本和巴西的城市化模式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美国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并说明此时美国城市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人的城市规划以市场为中心,几何形状为轮廓,内部街道呈网格状分布的基本布局已然成型。在此背景下,棋盘式的城市布局在雅典的推广下日臻完善,在希腊化时期得到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了欧洲现代城市的基本要素。

——摘编自刘峰《建构理想国: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城市规划的兴起和发展》等

材料二   伦敦在19世纪后半叶集中了1/6的人口,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仓库码头区、工人居住区,城市的公共区域和公共建筑被大量挤压,布局越发混乱。进入二十世纪后,伦敦当局在周边规划一些卫星城市,并用铁路将它们与伦敦联系起来,从而迁出了一些人口与产业。与此同时,钢铁的产量大增,钢铁构件大量用于建筑,电梯的速度也大大提高,城市往立体方向发展,提高了土地的单位人口容积率,也为公共区域的建设腾出了一些空间。

——摘编自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城市规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伦敦城市布局混乱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伦敦后来改善这种混乱局面的举措。
2024-05-15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前,东北地区开发较晚,城市化进程缓慢。从 1904 年开始,清政府鼓励移民开发东北,实施移民优惠垦荒政策,大规模移民进入东北,民国时期更是形成规模。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以及近代交通业、近代工业的发展和港口的兴建,东北地区相继兴起一大批新城镇,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初其雏彤。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大对东北的开发和巨额资金投入,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城市迅速发展,但东北城市的发展是以经济的被掠夺为代价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在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东北地区的城市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到 1941年,东北大都市有沈阳、哈尔滨、长春等16处,小都市172处,另外还有一些小城镇,共计 312 处城镇。

——摘编自荆葱兰、张恩强《近代东北城市化进程中的关内移民》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东北雄厚的基础,“一五”期间,国家建设了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有1/3放在了东北。从投资额来看,东北占443%,接近一半。东北地区成为了共和国重点布局地区,也就是成为了我国工业发展的龙头、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并走在了国家前列。

——摘编自姜妮伶《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东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走在国家前列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阶段并说明阶段特征及原因。
2023-09-15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社会史专家研究发现,19世纪中后期,巴黎的地下管网密度、供水和污水排放的总量均持续增长,大部分污水通过市政下水道排入克里希等地的塞纳河畔,对河流环境尤其下游城镇水源地的威胁与日俱增。1890年后,在城市污水总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巴黎排往塞纳河的污水量不增反降。

材料二   1885年前后,年轻的法国画家乔治·秀拉在位于巴黎西郊的塞纳河边上创作了两幅画,其中一幅名为《阿尼埃的浴场》,另一幅名为《大碗岛上的周日午后》。画中的塞纳河水面清澈,人们在河岸上休息度假,呈现出宁静和谐的场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材料三   据法国某媒体报道称,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中央政府、水务局等多方支持下,巴黎周边8省数百个城镇走到一起,在建造污水处理厂、下水管网的归并和升级改造等事务上展开协作。到1978年,在新近投入运营的3座大型处理厂的支撑下,巴黎地区的日污水处理能力跃升至180万立方米,处理率也再次突破80%。到20世纪80年代,塞纳河全流域水质得到全面改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钟孜《19世纪中叶以来塞纳河水环境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塞纳河遭到大面积污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阿尼埃的浴场》和《大碗岛上的周日午后》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如何看待法国相关媒体报道的客观程度?
2024-04-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曼彻斯特是英国典型的工业城市,在拥有5001000雇工的大工厂之间,都坐落着工人阶级极其简陋的住宅,成排或成堆地聚在一起。而市民的住房之间也混杂着众多小规模的布料切割场、纺锤制造厂、染坊和印花厂。

材料二   英国于18311832年间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霍乱疫情,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1848年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

18481875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一阶段。中央政府出于疾病防治的目的,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案,授权地方政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并为城市居民开辟适合户外社交娱乐的场所,市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18751909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二阶段。从1875年《技工和劳工住房改善法案》的颁布开始,英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法案,其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通过对贫民窟进行清理和重建,工业城市的市容得到明显改观。但改善方案涉及的面积一般不超过100英亩,其无法确保改善区域内的建筑与相邻区域的建筑在功能上彼此协调,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19091939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三阶段。1909年颁布了《住房与城市规划诸法》,授权地方机构以“规划方案”的形式,把辖区内所有土地按功能划分不同区域,从宏观角度考虑相邻建筑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协调性。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工业城市近代早期存在的种种“城市病”逐渐得到医治。

——均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1848—1939年英国对工业城市进行规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8—1939年英国工业城市规划的特点。
2023-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广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