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8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诸道观察使多与节度使合二为一,成为中央政府与诸州之间的新一级行政机构。宋朝重建州县制,州县长官由中央直接派官员担任,但也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诸路作为朝廷派出机构,辖区稳定,拥有常设机关和临事决断的权力。由此可知,宋朝(     
A.地方行政层级被削减B.地方行政效率比较低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州”是最稳定的政区
2023-11-1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考点突破之易错易混集训
2 . 元代行省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明代省制在元代基础上的变化体现在(     
A.专设六科给事中行使监察各省的职能
B.实行三年一次的“大计”考核各省文官
C.行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
D.设置了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对各省进行控制
2023-11-10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翰林学士·始置于唐玄宗时期,属于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轮班在禁中的学士院住宿,以待皇帝随时宣召,代替皇帝起草非正式诏命,正式诏命由中书舍人撰写。后来逐渐以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衔取代中书舍人之职,其地位也日趋重要。德宗以后,翰林学士常在皇帝左右参议政事,甚至可升任宰相。翰林学士职掌的变动反映了(       
A.中央集权强化B.专制皇权加强
C.官僚结构复杂化D.中枢机构规范化
2023-11-09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A.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2023-11-05更新 | 292次组卷 | 100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屋大维创立的罗马帝国,虽然是帝国,但继承了共和国形式和部分实际,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执政官和军事保民官仍旧存在,皇帝在决策时需执政官协助和接受元老院的监督,部分皇帝甚至本身就来自于执政官和元老。帝国中后期最高决策者如奥古斯都和凯撒(罗马帝国皇帝和副皇帝)大多由元老院或者是近卫军选举或者推举产生,这和东方专制主义王朝的宗法世袭制是完全不同的。

——摘自杨共乐《罗马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皇帝制度”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3-11-02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周时期,权出于爵,爵位同命服(委任状)相对应。战国时期,平民可根据战功、捐献等方式换取爵位。两汉、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国家向民众“赐爵”以示恩宠的情况。爵位甚至可抵罪、可买卖、可赠与。这一变化体现出(     
A.爵位体制成为社会的主宰B.传统的政治秩序走向瓦解
C.爵位的权力属性逐渐退化D.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3-11-0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选必一期中押题卷2
7 . 汉代在郡一级,郡丞、长吏辅佐郡守,都尉管武事、督邮管监察,列曹分理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但所有这些官员都是郡守的属官。县一级也是如此。汉代地方行政体制(     
A.形成了制约机制B.杜绝了吏治腐败
C.实现了权力集中关系D.避免了裙带
2023-10-26更新 | 120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两汉时期,涉及朝廷往例时,常有“汉家制度”、“汉家故事”一类的提法;李唐时期,进而有“祖宗之制”、“祖宗之法”的说法。赵宋则更有“祖宗家法”一说。这种既称“家法”,又特意冠以“祖宗”二字,说明(     
A.宗法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西汉与东汉实行相同的制度
C.唐宋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创新D.统治集团借此维系封建秩序
9 .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
A.强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
C.妨碍了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直接导致了三省六部制瓦解
2023-10-24更新 | 27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证。
2023-10-15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