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在汉朝国内,除了王侯贵族和奴隶,其他人都是“编户齐民”,编入户籍,地位样。在汉代中国,汉族居于主要地位。汉族是由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和夷狄各族融合而成的,这个华夷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到了汉朝就称为汉人,也就成为汉族的开端。汉族不仅在人口上是国家的主体,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国家的中坚。汉族统治者把儒家学说定为正宗用统一的思想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国家治理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与罗马帝国相比,在国家治理上有何特色?并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2 . 如图是嘉峪关魏晋时期五号墓出土的一幅彩绘《驿使图》,画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驿使手持棨传文书,胯下红鬃烈马四蹄腾空的形象,但驿使面部中唯独没有画上嘴巴。关于《驿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重现了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     ②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民间通信服务
③兼具艺术性与史料性               ④体现出驿传的保密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文(14411526年),明朝大臣。初任工科给事中时便弹劾晋宁伯刘聚及都察院都御史王越、马文升滥杀无辜、妄报军功之罪。不久,韩文出任湖广布政司右参议,当地灾荒,他用自己的职务津贴买米万石赈济;针对当时土族与邻境之间的械斗,他亲自去土族境内以理劝谕因争地相仇杀的民众。1503年,韩文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又遇饥年,他请求户部开仓发放粮米,并说:“救荒如救火,有罪吾自当之。”于是批准发放仓粮16万石,米价遂趋平稳。1504年,韩文任户部尚书,与此同时,奏请精简机构。他裁革皇庄,限制宗室占夺民田。淳安公主已有赐田3万亩,仍贪得无厌,索要田地,经韩文申明利害,反复谏争,乃止。1506年,韩文上疏弹劾宦官刘瑾为首的“八党”祸国殃民、惑君乱朝的罪状,被罢官。

——摘编自刘泽民等《山西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韩文的作为。
(2)根据材料,概括韩文身上所体现的古代士大夫的优秀品质。
4 . 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面见皇帝的机会不多,故难以理解皇帝的旨意,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于是便出现皇帝强制大学士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决策权力的转移B.君权的空前强化
C.内阁地位的下降D.内阁的非正式性
2023-12-27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5 . 从明朝政治制度来看,明初洪武帝取消中书省而政归六部,后来皇帝不得不设内阁大学士而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表明明代内阁(     
A.影响了明朝政府的行政效率B.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C.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
6 . 魏晋时期,“州”发展为一级行政单位,且州郡数量不断增殖,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远超东汉,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还有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这一时期州郡的增殖(     
A.表明疆域扩大导致机构的增加B.旨在推进民族交融的进程
C.折射出政权统治蕴含重大危机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7 . 崇祯九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旨意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暂不究”。材料反映(     
A.内阁获得一定决策权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C.内阁已经丧失票拟权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
2023-12-14更新 | 184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面所示是部分史籍对北宋时期政治现象的有关记载。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记载出处
普(赵普)曰:“……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隆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上鼎听……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竞其请”,《续资治通鉴长编》
“章圣朝,帮藏盈溢,其名数皆籍于三司,其总数在三司使得知之。章圣屡欲知其数,宰相李文靖沆终不肯令供,恐其知数而广用也”。《宋宰辅编年录校袖》
“臣等伏睹陛下以灾变屡见,飞堙为孽,青躬引过,祈于天地,宗庙,社稷,不令殃及万方……避正殿,撇常膳,深自刻责,思所以致之及改治之理,以至册免三公者有之”。《续资治通鉴长编》
A.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B.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
C.崇文抑武政策致使君权式微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9 . 据记载,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明世宗在批答都察院关于请差御使巡盐的奏疏时未经内阁票拟,刑科给事中(负责刑科的监察官)黄臣立即“封还原本,以重命令”。这说明,内阁票拟(     
A.对皇帝独断的牵制B.防止了政治腐败发生
C.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023-12-12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朝建立后,在北方册封蒙古部落首领,并进行茶马贸易;在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当地;在西藏册封宗教首领管理当地;在西南任命当地民族首领即土司进行管理,后来又实行改土归流制度。这些政策主要反映了明朝(       
A.地方割据势力较为强大B.地方管理制度混乱不堪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管理D.君主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2023-12-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