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官箴书是阐释为官道德和总结从政经验的官员读本,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从道德规训逐渐走向实用、可操作性,如上下级交往、处理各类诉讼等具体的政务处理要求。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受严重冲击B.官员行政规则僵化
C.国家治理理性化趋势D.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2024-03-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2 . 【国家治理】

材料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管理。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郡县体制的治理方式表现出高度认同。

四是因俗而治。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有高度的灵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请选择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以“国家治理”主题,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3-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县级政区的沿革】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县级政区,有县、侯国、邑、道四种类型。县分为一般的县和陵县、奉郊县。侯国与邑则兴废无常。道是设在边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政区,集中在西北和西部诸郡。从晚唐开始,出现新的县级政区名“军”“监”。“军”在唐时属军事系统,只管军队,多设在边区。宋代“军”则演变成为地方行政单位,不仅设在边区,也设在内地。 “监”是宋代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管理机构,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很大,地方官无法兼管,故划出一定区域由“监”管辖。明代的卫所、土司有些相当于县。据研究,现在仍有六十个县名沿用着秦汉时期的名称。

——摘编自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

材料二   中国部分王朝县级政区的增长表

朝代

标准年份

县数

县级政区数

公元前8年左右

约1000

西汉

公元 140年

1314

1587

公元740年

1573

北宋

公元1102年

1234

1297

公元1582年

1138

1427

公元1783年

1290

1442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县级政区的演化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县级政区的特点并分析其变革的原因。
4 . 宋真宗曾言“京畿诸洲筑河堤,颇妨农业,自今发邻州卒(厢军)代之”;宋神宗时曾主张大规模裁撤募兵的王安石亦言道“供役不足……即稍费厢军,不为害也”。据此可知,厢军代役(     
A.直接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现象B.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的不足
C.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大大降低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2024-02-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86次组卷 | 1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朝初期,以十五布政司分治天下。永乐时期始派京官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事务完成后便回朝复命。后来朝廷在江浙、江西等重要省份先后设置了巡抚官,负责处理地方重大事务。这说明明代(     
A.行省制度在全国普遍推广B.巡抚取代了布政司的职责
C.巡抚有代天子巡狩的性质D.地方势力威胁了中央集权
7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63次组卷 | 18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一上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8 . 古代大一统王朝呈现出“以中朝官去制约外朝官,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的变革周期。____________时作为中朝官的尚书取代外朝官三公九卿成为行政中枢,并在隋唐时成为正式的外朝官,而作为中朝官的内阁学士与军机处又在____________时成为新的行政中枢。材料中两个横线处对应的朝代正确的是(       
A.秦朝宋元B.汉朝明清C.汉朝宋元D.魏晋明清
2024-02-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地方管理体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武帝时期,地方行政有了重大的变化。郡和国的面积缩小了,同时随着本朝的领土扩张,一批新郡被建立,疆区的四个大郡被分割以增设五个新郡;14个王国或被改组,或丧失领地,领地被接管而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郡。公元前108年的帝国包括京畿区的两个部分、约48个郡和18个王国,这可能比汉代任何时期的版图都要大。

在武帝时期增设许多郡以后,有13名刺史被任命。他们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每一个刺史负责视察帝国中包括一批郡和国的指定的区域。他们调查皇帝的政府运转的情况,如果发现压迫、无能或贪污的证据,就直接上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在独立的17省、市中,地方都督掌握着省区军政实权,国家真正之政治中心已移至各省都督。这导致军人直接干预与管理行政事务,违背共和政体原则。……1913年8月,《改省为州草案》和《改省为道草案》两个废省方案先后颁布,全国21个省划分为83个州或80个道,……方案遭到各省军政长官的激烈反对,袁世凯政府决定采用虚省制度,1914年5月,正式确立“省”之名称,在这种行政改革模式下,省一级成为监察区,道成为一级正式的政区,……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龙长安《袁世凯与民国初年省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加强地方管理的条件和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述袁世凯对地方管理的改革。
2024-02-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汉时期,我国的县级政区有县、邑、道及侯国四种类型,其中“道”是设在边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政区。汉代的道集中在西北和西部诸郡,即“有蛮夷曰道”。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制具有多民族政权的性质B.古代各级行政区域单位变更频繁
C.道作为基层政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秦汉的道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