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宋代的立法出现了一种新的体例“编敕”。“敕”是皇帝发布的涉及国家管理的各种事项的指示、决定等文书。“编敕”就是将皇帝的敕令进行分类编纂并且发布天下,对各级政府机关在未来的行政管理起到调整、协调的作用,是宋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敕”的出现(     
A.提高了地方政府行政效率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促进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标志古代法律走向成熟
2024-01-10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所谓“社会治理”,就是特定的治理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

材料

先秦时期分封制、礼乐制、世官制、《禹刑》、贡赋、为户籍相伍、《礼记·王制》论国家备荒、商鞅变法
封建时期三公九卿制、行省制、上计制、察举制、台谏合一、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唐律疏议》、《吕氏乡约》、宣政院、汉倭奴国王金印、租庸调制、乡里制、鸠杖
近代时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训政纲领》、三三制、戊戌变法、《奏定学堂章程》、《公务员任用法》、法币改革、协定关税
现代时期五四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任选材料中一个阶段的整体或部分信息,或不同阶段的部分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题并自拟论题,阐述该主题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要有结论)
3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谈道:“元以异族,入主中原,其设施自有特别之处。明朝却沿袭着它。清朝的制度,又大略沿袭明朝。然因实际情形的不同,元、明、清三朝的制度又自其大相违异之处。清朝术叶,因为政体改变,官制亦随之改变,然行之未久,成效不著。”吕思勉所说的制度是(     
A.中央行政制度B.中央监察制度C.地方行政制度D.地方监察制度
2024-01-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B卷)
4 . [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材料

唐政府中出现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紧张局面:一方是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一方是出于把它们应用于重新统一的帝国中远为复杂的形势的要求。唐代政府的各个方面都处于一个激烈变化的时期,这些继承的制度在此期间或被修改,或被更先进、更适用于新形势的体制所代替……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化和效益化的时期,又是对行政活动进行法典化和正规化的时期。当时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长治久安怀着信心,致使政治家们都倾向于以全帝国适用的统一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持久准则来考虑问题。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请以“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5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以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从以上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来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023-12-27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美国学者谭凯把唐朝门阀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京城家族,即居住于(或死后葬于)长安、洛阳两京及期间走廊地带的世家;一类是地方家族,即居住于上述区域之外的世家。而真正掌控唐朝政治、影响唐朝文化的是京城家族。这说明(       
A.唐朝社会阶层的固化B.门阀士族力量在增强
C.科举对政治影响有限D.政治统治的精英色彩
2023-12-2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东南卷)
7 . 古代帝王自汉武帝开始基本都用年号纪念。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也有很多帝王在泰山举行祭告天地的封禅仪式。年号纪年和泰山封禅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大一统B.外儒内法C.敬天保民D.仁政为本
2023-12-23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东南卷)
8 . 如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据此可得知(     
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前期
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
官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
官民之比1∶79451∶39271∶26131∶911
A.长期战乱导致中国总人口不断减少B.科举制推动官员数量的增加
C.社会发展推动国家治理复杂度提升D.清代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9 . 崇祯九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旨意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重新“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暂不究”。材料反映(     
A.内阁获得一定决策权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C.内阁已经丧失票拟权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
2023-12-14更新 | 184次组卷 | 14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10 . 唐朝历史学家颜师古为《汉书·周昌传》中的“左迁”作批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下列例子中,在中国古代属于“左迁”的是(     
A.秦朝,郡守调任御史大夫B.东汉,郡守调任刺史
C.宋朝,三司使调任枢密使D.元朝,府尹调任知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