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6 道试题
1 .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但到汉武帝时,丞相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丞相地位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巩固C.三省六部的确立D.中朝势力的强化
2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 “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B.导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23-24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时期代表性的制度变革

时期制度
秦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朝中外朝制;郡国并行制;察举制等;尊儒制度;
魏晋南北朝三省制;九品中正制;均田制;租调制;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宋元时期宋二府三司制;元行省制;
明清时期明内阁制;清奏折制度、增设军机处;
任选材料中2个以上的制度,围绕“制度变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所学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
2023-11-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2023-2024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离开了夏商周国家政权的支持,华夏族是难以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汉朝,华夏族主体是难以向汉族转变的;而没有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隋唐的繁盛和统一就失去了重要的基础。据材料可知(     
A.国家与民族发展具有相互依赖性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一脉相承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5 . “从宋代开始,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从地方行政规划的设置和地方官员的管理体系中,可直接窥见其端倪。”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是(       
A.州一级设通判制约知州B.设置刺史巡视监察全国
C.设参知政事分宰相之权D.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者指出,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看,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即螺旋推进型、筛选进化型和几率优选型。

说明:

螺旋推进型的特点是:历史必然性的发展方向比较明显和有力,历史偶然性使历史必然性的发展方向左右摇摆,上下波动,但在总体上不能使它离开前进的方向。

筛选进化型的特点是:历史必然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为历史出现多种发展道路可供选择,其中每一条道路都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并不总是最优化的发展道路,它也可能是一种劣势选择,选择的是发展缓慢而又艰难的道路。

几率优选型的特点是:反映的历史必然性是丛状的,数量比较多,又没有在内力上占优势的,所以其选择主要决定于历史的偶然性。在这种类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其发展的方向是不明朗的,常常会因为某个突发的事件,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何成刚《论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教学中的应用》

列举至少四个与某一模式关联的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指出这些史实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7 . 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这表明汉初(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2023-11-11更新 | 123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书省有中书舍人掌起草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门下省有给事中专掌封驳,……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吴晗文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仍然是英国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参与者。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王权的限制。1714年,乔治一世上台后,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行政权力慢慢地由国王转到内阁手中。光荣革命后,国王曾通过册封贵族和上院中的支持者以控制上院的立法活动。后来,随着一系列的议会改革和选举改革,立法权逐渐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控制的平民院手中。这样,国王逐渐从一个有较大权力的君主,变成了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所著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限制君权与近代英国限制王权的不同方式,并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在中国出现并传播的原因。
2023-11-1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汉刺史与宋监司均负有巡历地方的监察之责。汉代后期,作为监察机构的刺史侵郡守行政权力而积重难返,刺史渐成州牧,集军政诸务于一身。宋朝地方监司却合行政监察为一,运行二百年多年。宋朝地方监司与汉代刺史机构设置的显著不同是(     
A.崇文抑武B.诸司并立C.权力集中D.因循保守
10 . 奏折制度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据记载,皇帝决策很多大事都是通过奏折反复与地方官员讨论后决定实行的,并且奏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概括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这表明奏折制度(     
A.降低了工作效率B.有助于君主的理性决策
C.强化了地方权力D.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