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2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这反映了
A.专制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B.专制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丞相权力被削弱D.中央与地方权力矛盾日益尖锐
3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可用于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车同轨、书同文”得以实现B.出现“世胄蹑高位”的局面
C.三省长官同为宰相D.废宰相,顾问人员参与谋划
4 . 明代早期,巡抚、总督本是中央临时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员;明中期后,相继出现了总督某某等地军务兼理粮饷、巡抚某某等府州县兼管河道的官名。这表明明代
A.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B.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完备
C.地方军政管理走向低效D.地方机构权力趋向集中
2020-09-03更新 | 339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6 . 据学者统计,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明太祖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导致他工作如此之多的原因是
A.宰相制度的废除B.蒙古军队的南下
C.宦官专权的出现D.军机大臣的失职
7 . 吐蕃作为元代一个单独大行政区,未设行省,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宣政院下属的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侣首领按本地习惯自相传袭。这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为
A.订立盟约B.因地制宜C.武力征服D.和亲联姻
2020-08-11更新 | 368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8 . 政事堂是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唐肃宗时,规定宰相轮流秉笔、承旨,十日一换;德宗时甚至规定每日轮换。这些规定
A.提高了宰相地位B.旨在防止宰相专权
C.削弱了君主专制D.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2020-08-11更新 | 586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9 . 明成祖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由此形成的机构被称为
A.中朝B.内阁C.南书房D.军机处
10 . 废除丞相后的朱元璋“躬览庶政”, 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力不从心。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参知政事B.由宦官充任机要助理
C.设殿阁大学士D.由六部长官组成内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