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1 . 曹魏颁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这表明(     
A.人才选拔更加随意B.中央机构发生巨变
C.中央集权有所加强D.世家大族逐渐没落
2023-11-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B.夏、商、西周时,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
C.“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D.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2016-11-27更新 | 4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3 .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若以此衡量,下列选官制度的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①世官制阶段
②察举制阶段前期
③九品中正制时期
④科举制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二: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摘自《百度百科·科举制》

材料三:……所以说无约束的皇权是万恶之源,无论多么缜密的监督网络,如果漏掉了皇帝这条最大的鱼,监督体系最终都会变成一种摆设。而当监督体系完全失效之后,就是新的一轮农民起义、王朝更替。……然而,曾经强盛的明王朝,同样也因官员的腐化走向了灭亡,并没有逃脱封建王朝历史轮回的命运。其兴也吏治,其败也吏治,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

——《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成败》


(1)材料一说的是哪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读书人要得到正式官职一般需通过什么途径?由此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要设置的监察机构。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2018-11-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古代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体现着古人从政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执政者对治国方略的判断取舍。我国古代较好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察举制

6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朝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2)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朝代制度选官标准
西周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2017-10-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官吏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5)综上所述,你认为今天我们选拔干部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察举制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察举制”的内涵。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4)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2017-11-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9 . 江西安福《枫田邓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始祖东汉人邓禹,字仲华,南阳邓州新野人。佐汉光武帝中兴,为云台第一元勋,官拜大司徒,进太傅,封高密侯。”与邓禹任职有关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征辟制
C.科举制
D.军功爵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