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型的英模报告会,以及曲啸、李燕杰、彭清一等著名演说家的演讲会,场场爆满,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周润发、张明敏、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明星则成为人们追逐的另一类偶像。由此可见
A.市场化方向成为社会共识B.中国社会的环境渐趋宽容
C.思想解放的潮流开始形成D.社会思潮表现为新旧并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韦皋(746-805),字城武,京兆万年县(今属陕西西安)人。贞元初,接替张延赏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地二十一年,多次派兵抵御吐蕃,牵制其主力,又数度出师,屡次收复失地, “凡破吐蕃四十八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韦皋镇剑南西川期间,招抚东蛮各部,安置前来归降的羌蛮,并约束、制衡诸蛮,羁縻少数民族,开通清溪道,以方便少数民族及南诏等国入贡,又挑选少数民族的子弟到成都,教授他们书数。在川期间,率人继续 修建乐山大佛,重新开启南方丝绸之路,推动了唐与南诏的交往,也有利于唐与南亚、东南亚 各国的交流。唐宪宗永贞元年,韦皋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摘编自《新唐书韦张严韩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韦皋的历史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韦皋历史事迹的影响。
2021-10-12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
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
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
2021-10-07更新 | 3728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

材料一   1925年苦于多次教育救国等一系列尝试均告失败,卢作孚痛定思痛,选择实业兴国道路,创办民生公司。1930年,作为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局团练局局长,卢作孚对东北进行考察,并以《东北游记》总结日本、俄罗斯、德国经营下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经营经验……提出“政治,上最后的问题是全国的问题,它的基础却在农村”……卢作孚通过外出演讲宣传、组织科学交流会议等方式让国内外各界精英力量为北碚建设献计献策,仅中国西部科学院聘请的外国专家就达40余人……抗战期间,北碚被定为战时文化迁建区,先后吸引70个单位内迁……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级学校以北碚办民众教育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一律办社会教育”。

材料二   在建设北碚过程中,卢作孚利用民生公司率先发展水路交通,奠定了北碚在嘉陵江上.游的重要交通节点地位……他认为山区公路建设更为实际,青碚公路等成为除川江航运外最重要的对外交通方式……奉行孙中山先生的"开放主义",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加强责任管理和鼓励多方资金股份合作等方式。至抗战时期,仅天府煤矿的年产量就占重庆地区全年煤产量的一半以上。

七七事变爆发后,卢作孚对旧街市进行全面改造,既是为了适应战时防空要求,又积极呼应了一种新理念一西方城市美化运动对城镇空间视觉美学价值的重视,同时充满了近代中国对于现代化即“西方化”的空间想象,在实际功能上与卢作孚要实现的北碚“(可)游览”目标是一致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1927-1949年“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中的空间实践与空间生产》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作早在重庆北碚地区进行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北碚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对其行为作简要评价。
2021-09-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的王安石认为“以仁义礼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则天下莫不化之也”,他主持重注了《诗》《书》《周礼》,合称《三经新义》,并作为学校法定教材颁行全国。此举意在
A.营造变法的舆论环境B.改革官学的课程设置
C.修正儒学的学理缺陷D.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6 . 关于孙兴祖,《明史》记载“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2014年,考古人员在河北境内发掘了一座明代的古墓,找到了一封朱元璋时期的完好无损的诏书,“洪武五年,燕山侯兴祖征沙漠黑龙江;八年,征大石崖;十三年,任燕山右护卫;二十三年,征以都宁夏回还。九月,老疾而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孙兴祖是明代人,生平因历史久远无可考
B.《明史》是正史,是研究孙兴祖的可靠史料
C.考古发现的诏书是研究孙兴祖生平的信史
D.《明史》和考古证实一定存在两个孙兴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就国家立场而言,田租、徭役货币化,简单而高效。尤其是徭役货币化,对农民而言,既省去了往返之劳,也有了选择的自由,尽管这个自由是有限的,但国家对农户人身控制的弱化是必然趋势,农民对国家的隶属历史地疏离。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相地而衰征B.租庸调制C.租佃制D.一条鞭法

8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从而减弱了导致世界性战争爆发的政治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国家间还建立了较战前相对良性运转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战争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完全瓦解,其经济政治基础已经崩溃,用世界战争去殖民的方式,已走到了历史尽头。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呈现出全新的两种制度国家及国家集团相互制约、和平共存的总体政治态势。20世纪60年代末,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又极大地促进其继续向有利于世界和平方向演进。二战催生了更有力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在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使中国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壮大,同时也获得了实践其和平理念的政治基础。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创了战后世界历史一个新的时代,形成了制约世界大战的国际政治经济机制,这使时代主题由战前的战争与动荡转变为战后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胡德坤、韩永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76次组卷 | 13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
主要供应类别
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
金额(亿美元)221976123
主要对象国
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
金额(亿美元)303108146
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
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
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
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
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15更新 | 2977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