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其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蔡和森在担任团中央机关报《先驱》主编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1924年,他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925年年底,蔡和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做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长篇讲演,详细回顾了从建党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的历史,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192811月初,蔡和森发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对“中国革命是不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等问题的分析,正确指出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这对汲取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澄清党内一些同志的模糊认识,自觉贯彻党的统一思想、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到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李永春《蔡和森年谱》等


(1)根据材料,概括蔡和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和森上述理论贡献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太宗在其所著的《帝范》中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A.强调文治武功不可偏废B.告诫后世君主虚心纳谏
C.主张君主要量才而用人D.强调要提高官员的素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战败后,德国在采取封锁、轰炸和入侵威吓之类直接措施的情况下,仍无法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遂采纳顾问们的建议,积极准备入侵巴尔干和北非,以控制地中海,堵塞英国通往东方的捷径,以便德国到1941年春季扫清侧翼,攻击其主要目标——苏联,并在东方获得生存空间。为此,德国政府制定了“边缘战略”,打击英国本土以外脆弱且易受攻击的据点,特别是地中海,迫使英国俯首帖耳。鉴于地中海地区的稳定与安定对此时英国战略的重要性,丘吉尔政府采取全面抗击轴心国的战略,下令英国舰队仍留在当地,通过地中海不断地运送武器、装备和兵员去中东。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丘吉尔通过经济手段使轴心国集团的西班牙、维希法国没有卡断英国通往中东的大西洋航路。1940年年底,希特勒决定入侵苏联,“边缘战略”遂被终止。

——摘编自夏正伟《希特勒的“边缘战略”与英国在地中海的抗战(19406月~19416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0年德国推行“边缘战略”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年德国“边缘战略”终止的原因。
2021-10-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汉武帝采取了各种方法,甚而动员包括社会各界的人士参与到黄河水灾的救助之中。元封元年汉武帝“方忧河决”,随即出现了“河溢皋陆,堤繇不息”的惨象,汉武帝不得不动用包括术士在内的各方人士参与到水灾的治理。汉武帝是欲通过方士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根治水患。也许汉武帝感觉到触怒了苍天,在元封元年,汉武帝甚至要祭祀后土以求得苍天的庇护,他甚而认为“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除了,上述所谓的祈求苍天庇佑治理黄河水患外,汉武帝主要利用朝廷的大臣来治理黄河水患。如元光三年的黄河水患;“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在治理黄河水患的同时,为了安置灾民,汉武帝还采取大规模移民的政策,将遭受水灾的民众迁离本土,或者迁往漠北地区,或者迁往江南地区,使这些民众脱离了黄河水灾的侵扰,过上安定的生活。

——据薛瑞泽<汉武帝时期黄河水患治理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根据黄河自身的特点和新中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治黄指导思想。从1950年春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治理黄河的两个阶段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对黄河流域进行从治标到治本的综合治理,遇制了黄河水患。1954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许多包工队都重新整顿劳动组织,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1954年黄河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

——据郭书林<从治标到治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1-10-14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5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把中国的疆土划分为天下九州,并假托大禹治水的传说,顺着禹的足迹对九州的地理、人群和物产都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据此可知,《禹贡》
A.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是秦代郡县制思想源头
C.是研究大禹治水的第一手史料D.集中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除非西方列强和苏联一起联合行动,否则这些对东欧各国的许诺就毫无价值。正如丘吉尔于5月19日(1939年)向众议院所宣布的那样,“如果没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我们在西方的利益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保障,而如果没有苏联,就不可能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显然,双方在形成一条“和平战线”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由于彼此间的极不信任,它们没能这样做。英、法担心苏联利用与西方的条约向东欧扩张,而苏联则怀疑英法不会在希特勒侵略时兑现援助苏联的诺言,结果就是留下苏联单独对抗希特勒。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与英法之间既要构筑集体安全但又互不信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与英法之间这种关系对二战的影响。
2021-09-27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量才(1880-.1934年),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业企业家。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史量才在办报过程中,继承了中国传统史学观,不断完善“史家精神”,最终开创了“史家办报”模式。他认为新闻和历史有共同本质,认为办报等于记史,报人应该具有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尽管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史量才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申报》详细报道了“五四”运动、“四一二”“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战争……。多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都把《申报》作为资料宝库。史量才不仅关注中国国内事务,也将视野放在世界,力求第一时间让国人了解其他国家的真实动态,并在伦敦、华盛顿、东京、巴黎、日内瓦、罗马、柏林都设有特约通讯员。史量才“办报记史”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摘编自董天策《“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史量才开创“史家办报”模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量才“史家办报”模式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年,明治天皇宣布对日本实施全面改革,在军事方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1870年,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的山县友朋提出军事改革要“内足以镇压草贼,外足以伸张对峙之势”。18731月,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建立近代军制。新征集的义务兵按法国陆军模式加以训练,使用新式枪炮和近代西方的军事编制。19世纪80年代后,又设立各种军事院校培养军事干部。新式军队称为“皇军”,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1878年,日本颁布的“军人训诫”,并且以“武士道”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对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军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9 . 材料       加里波利战役,亦称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一战期间的一次重大战役,有学者将此战役称为“现代登陆第一战”。1914年马恩河会战之后,西部战线进入了僵持阶段,战争转入消耗战模式。西线的僵局和巨大的伤亡使另辟战场的主张在英国越来越有市场。关于在何处开辟新战场,当时的英国国内有三种声音,海军大臣丘吉尔主张的第一种方案(在南线开辟战场)最终得以通过。丘吉尔认为:如果能占领达达尼尔海峡,进而控制黑海海峡,就可以使战争形势大为改观。对于同盟国而言,达达尼尔海峡同样非常重要。德国海军大臣认为:“如果达达尼尔海峡失守,那么我们就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输定了。”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登陆与反登陆的大战就在这里爆发了。战役分为海军单独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和撤退三个阶段。由于英国在作战决心、作战准备、作战指挥和战场保障几个方面出现失误,协约国军队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未能达到战役目标,奥斯曼军队成功守住了黑海海峡的南大门——达达尼尔海峡。

     ——摘编自张超《加里波利战役回顾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加里波利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加里波利战役并指出其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继尧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的政治人物。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唐继尧的理想是“不速使中国富强,凌驾欧美,俯视列强,枉为二十世纪之中华男儿,生何如死!”他在民国二年(1913年)执掌云南军政后不断推出新政。在政治上积极地裁兵撤督,制定了省宪。护法运动中,唐继尧拥护孙中山早年在欧洲提出的政治理想,认为中国幅员太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也不应该建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应当借鉴北美的模式,建立联邦式的共和国。民国七年(1918年)时唐继尧曾搞过“联省自治”,担任八省联军司令,有过建立联邦式共和国的尝试。唐继尧继承了蔡锷时期“汉、满、蒙、藏夷苗各族;结合一体,维持共和”的思想,对少数民族土司采取“渐进主义”,推行以存土置流为目的的“不改之改”政策,普遍确立了土流并治的统治形式品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弹压委员、行政委.员、殖边督办、设治局等行政机构,并派参谋长庾恩旸为巡阅使,出巡普思沿边防务。

——摘编自许新民《四十年来家国:从(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看唐继尧之心态》


(1)根据材料,概括唐继尧提出的政治主张及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继尧提出的政治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