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因为“宗教改革是通过议会立法进行的,而议会法只有议会才能废除”,所以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在1554年要求议会通过一份法案,宣布英国与罗马教廷重修旧好。材料可用于说明,英国的宗教改革
A.推动了英国政治观念的演变B.是英国王权战胜教权的标志
C.随英王宗教信仰变化而调整D.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2-05-11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从先秦开始萌芽,至秦汉得以全面发展,隋唐趋于完善,明清最终定型并增加了新的内容。许多思想家开始注意粮食的市场贸易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核心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稳定、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赈济灾荒是发挥粮食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在调剂地区粮食余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粮食为基础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摘编自吴宾 党晓虹《试论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对其实行粮食禁运,1979-1980年苏联粮食供应量减少了大约600万吨,极大的冲击了苏联的畜牧业,导致了肉类产量的减少,但是其后果与预想的苏联能够找到可以替代大量被禁运粮食的供应来源不可同日而语。禁运也促使苏联意识到粮食自给自足的战略重要性,刺激了国内政策的转向。同时,粮食禁运也导致美国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市场元气大伤,许多粮食企业面临破产。最终美国政府接受了来自农业界和粮食企业对于撤销禁运政策的压力,于1981年4月取消了粮食禁运政策。

——[英]Tarrant《粮食能不能作为武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粮食贸易禁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粮食贸易禁运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当今时代形势,谈谈你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关于秦国家治理的相关记载。
《过秦论》
(西汉贾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司马迁)
《秦简》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
比较表格中材料,得出的认识是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B.历史真伪需进行史料的考辨
C.历史解释带有强烈主观性色彩D.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全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由此可见,当时日本(       
颁布时间法规名称内容
1872《学制》把“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
1884《町村会法》地方议员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以本地户籍居住、拥有不动产、一定年龄、男子为主要条件
1898《民法》妻子嫁入夫家后,法律视其为“无能力者”
A.文明开化成效显著B.地方自治不断推进C.社会平等亟待增进D.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金圣叹(16081661年),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为人孤高,以才子自居,狂放不羁。他自幼学佛,劝人向善,倾向佛道二家的自由放任,又有儒家的入世冲动。政治思想上他倾向保守,批评明末官府苛政,同情被欺压的百姓。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金圣叹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圣叹的文学评点,对有清一代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宗岗与其父毛伦批点《三国演义》,多师法于金圣叹。20世纪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史家都赞扬金圣叹,胡适认为他是大怪杰,有眼光有胆色;林语堂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

——摘编自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圣叹文学批评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金圣叹文学批评的历史影响。

6 . 材料 徐寿(18181884),江苏无锡人。无锡是远近闻名的手工业之乡,徐寿从小就爱好工艺制作。1855年,徐寿在上海读到了英国在华传教医师编译的《博物新编》,书中论述了蒸汽机原理、哥白尼天文学等。回到无锡,他就按照书中所论自制器具,验证书中理论。1861年,曾国藩举荐徐寿进入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底,徐寿等人自主研制出一艘明轮式的木质蒸汽船,即“黄鹄”号,开创了我国的近代造船业。18686月,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成立,徐寿先后与西方学者傅兰雅合作翻译了近30种科技著作,其中有《化学鉴原》《汽机发轫》《西艺知新》等,他所创造的钠、钙、锰等中文译名,一直沿用至今。1874年,徐寿等人在上海创建了格致书院,开设矿物、电务、制造等课目。同年,徐寿等创办发行了中国第一种科学技术期刊一《格致汇编》。徐寿爱好研究乐律之学,他通过实验的方式发现了丁铎尔《声学》中的错误。西方《自然》杂志于1881310日以《声学在中国》为题,高度赞扬了徐寿的研究。

——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徐寿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寿科技成就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材料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今陕西)人,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当时,匈奴以西域作为据点,常侵占汉朝的领土。汉武帝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由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时被匈奴抓获,匈奴对张骞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而张骞“持汉节不失”,十年后逃脱,终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即“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对西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外往来不断。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张骞取得功绩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袁枚(17161798),字子才,浙江钱塘(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挚友蒋士栓讥讽西施、杨妃误国误民,袁枚以诗力驳女祸论,追问男性在亡国中的责任。袁枚把戕贼儿女之手足为美的行为比作火化父母之骸骨以求福利。朋友托他代为访美,却拳拳于弓鞋大小。他讥讽友人:仆见乞丐之妻,担水之妇,其脚无不纤小平正,使足下见之,其皆认作西施毛嫱,而纳之后房呼?章学诚对袁门女弟子吟诗作诵极为反感。袁枚则回击:陋哉言乎!圣人以《关雎》《葛覃》《卷耳》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诗。袁枚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又感叹才女多无寿或婚姻不幸。鉴于此,袁枚在娶妾之事上力求美貌,家中粉黛成行,却很少能解吟咏者。

——据宋燕《袁枚两性关系观与女性观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枚的女性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枚的女性观产生的背景,并简要评价。
2022-04-25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村公社是传统俄国的基层组织。农民不但依附于领主,还依附于公社。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公社保存下来并不断强化。与此前相比,公社有了正式的法律名称“村社”。领主对村社的管辖由国家对村社的管辖所代替,领主管理机构撤出,政府指派的米尔调解员进行监督。村社以上的乡在改革前由国家任命官吏,改革后则改为由各村社推选管理人员。由于赎买土地的契约不是同农户,而是同村社签订并以连环保方式缴纳的,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实际上有所强化。同时由于地主割走大块土地,村社份地减少,随着农户分家现象增多,土地重分越益频繁,农民的份地也越来越零碎。村社强化造成的大锅饭现象严重阻碍了俄国农业的改良,但由于统治者的支持直到1906年斯托雷平改革才最终废除。

——摘编自金雁、秦晖《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村社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861年村社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李鸿章在戊戌之后,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要他“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实境遇,遽灰初心”。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洋务派和维新派有相通之处B.君主立宪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制度变革D.抵制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