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成为可能。为了防控疫情,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试图成为战后国际新秩序和未来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国际联盟,努力在国际抗疫合作与卫生治理方面有所作为。19209月,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常设辅助机构——国联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和处理国际疫情与卫生问题。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联卫生组织未能统一合并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和泛荧卫生组织,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合作与公共卫生治理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它与后二者进行了尽可能的协商与合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闵凡祥《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影响。
2022-09-12更新 | 38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各解放地区的差异性,党中央决定将原先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于1949年前后建立了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及华中行政办事处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形成一种大行政区制度。大行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演进。各大行政区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则可以看做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总起来看,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政权体制,是新中国诞生前所进行的一次政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宝贵财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它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摘编自黄建红《解放战争时期的大行政区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大行政区制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2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革命,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一定程度促成了美国对于延安政权的支持。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对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关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曾三度来华访问,其中最后一次访华意义重大。1969年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他深感苏联严重威胁美国。为此他提出了“尼克松主义”,其中一个重要战略部署就是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以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1970年8月至次年2月斯诺对新中国进行最后一次访问。次年4月斯诺以《与毛泽东的一次交谈》为题在美国杂志上发表了同毛泽东的谈话,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关关系将要发生重要变化的爆炸性信息。以这个信息为前导,中美双方采取了一系列微妙的却是意图明确的外交行动,这些行动震动了全球。1971年4月毛泽东批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中美正常交往的序幕缓缓拉开。

——摘编自陈龙娟《斯诺三次访华与中美建交》中国石油大学学报1998年第四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诺在上世纪30年代,70年代两次访华,拉近中美关系的背景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总体上简评斯诺在改善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2023-02-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学初置于仁宗庆历年间,但随即招来众多非议。在重文轻武的风气下,官僚士大夫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设立武学,让读书人讲习武事。建学以后,报考者也寥寥无几。因此创置仅三个月,即遭废罢。宋神宗熙宁五年,复置武学。学生以一百人为额,选文武官知兵者为教授,并在武学中推行三舍考选法。武学生在校学习诸家兵法(元丰中,颁行《孙子》《吴子》《六韬》《三略》《尉缭子》《司马法》和《李卫公问对》,作为武学教材,合称“武经七书”),同时由教授官讲授历代用兵成败事迹,并接受忠义气节方面的教育。此外,还要学习阵法、武艺。武学之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尚属首次,在当时虽未能完全达到培养和造就大批军事人才的目的,但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推行武学教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武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2022-06-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二战结束后,已经控制苏伊士运河四分之三世纪的英帝国,为了继续维护它在运河的特权,保持这条日益增加的波斯湾石油输入欧洲的石油公路,在与纳赛尔民族主义要求实现真正的埃及独立诉求中产生了矛盾。1956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在协调无果的情况下,于11月联合以色列悍然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纳赛尔立刻采取行动,有效地阻塞了运河水道,切断了石油的供应。同时,叙利亚也破坏了沿伊拉克石油公司输油管的泵站,使石油的供应进一步减少。此外,沙特阿拉伯对英国和法国也实施了禁运。这对急于恢复经济的欧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117日后,英国政府宣告石油消费削减10%,并对石油征收新税。法国把石油公司的销售额限制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前的70%的水平上,发电厂不允许使用石油而改用煤作燃料。

——摘编自田宗会《石油与20世纪的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世界对西方石油禁运的结果。

6 . 材料   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只有苏联一国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1939年以后美国对华援助有所增加,从当年9月到194112月这段期间,美国援华贷款总计1.7亿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巨大需要。而美国的对日经济制裁,首先是仅有象征意义的“道义禁运”,到19407月,仍未把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铁包括在内。194112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中国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英美得以渡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摘编自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操崛起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胜者王败者寇的时代,并以统一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能否得到人才成为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察举制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曹操果断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他连下五次求贤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大批有才能之士被不拘一格地吸收入曹魏集团,为曹操由弱至强,统一北方奠定了人才基础。在赤壁之战后,其用人政策也开始向德才并举转化,但由于在实行过程中矫枉过正,实际上形成了“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又不本者,终莫得进”的局面,这一结果,违背了前期“唯才是举”的精神,也为后来新的选官制度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人才选拔方针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人才选拔方针改革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7年伦敦大学委员会批评牛津、剑桥大学过于偏重神学与古典文学等自由教育,疏于医学与法律等专业教育,为此,提出伦敦大学办学原则与课程体系。“鉴于不信奉国教者的人口如此之多,其掌握的财富如此之雄厚,鉴于英格兰人中生活闲适、财富中等的人口比例如此之大,我们国家迫切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机构。在这个机构,用合理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教育,所有教派的信徒均无入学资格的限制。这里将安排三类课程,一是构成自由教育的基本课程,二是带有装饰功能的课程,三是属于专业教育的课程。”增加的新课程主要是现代语言学科与新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这种模式下,到1851年,伦敦大学的普通学院达29所,附属医学院近60所,形成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邓云清《伦敦大学与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材料二     1898年在总理衙门筹议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非常注重科学课程的设置,正式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仅设有仕学院及附设中小学堂,分为“诗”“书”“易”“礼”四堂和《春秋》两堂,科学课程竟一门没开。1900年,京师大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开办。1902年春,大学堂正式进入了“聘请外国教习和学习外国路径由西向东,由欧美向日本的转变”。19081909年,原先招聘的日本科学教习合同期满,全部离开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科学教育体制日臻完备。科学课教师队伍大都由本国教师构成,为大学堂科学教育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师资基础。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政府正式更名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

——摘编自吴云鹏《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大学建立的背景及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大学堂前后发展有何变化,并分析中英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发展脉络。

时间政策演变基本情况
1949年—1984“一纲一本”政策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将教科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1950年底,我国组建了专业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文革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解散,统编教材遭到全面禁止,教科书编写权下放至地方和学校;改革开放初期,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修订全国统编教科书,将教科书“国定制”治理模式进一步细化。
1985年—2000“一纲多本”政策的萌芽阶段为适应社会变迁和教育事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十年制和十二年制两版教材,这是“一纲一本”政策调整的重要标志。1986年,教育部设立教材审定委员会,提出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需要,各地教育差异性得到尊重;1996年,根据需要,国家教委对教材审定各方面作出详细安排和规定,教科书也从“国定制”变为“审定制”。
2001年至党的十八大“一纲多本”政策的落实阶段在民主开放的政策环境中,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发生较大变化。
1999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部署,“一纲多本”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新课改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努力促进我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十八大至今“一纲多本”政策的调整阶段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从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国家事权的彰显角度重视教材建设的价值和意义。20173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教育部;同年9月,中小学部分学科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本”;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的调整扭转了教材发行及使用过程中过于市场化的局面,有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同时提高了教材质量。

——整理自卢德生、王垚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小学教科书政策演变”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立论有据,语言准确,逻辑清晰。)
2022-10-24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总方针,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税收制度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财税部门全面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税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适应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破除“税收无用论”,确立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扩大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主要体现在利润分配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利改税”为突破口,我国进入工商税制全面改革时期,在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有效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问题,对于搞活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制改革三十年》。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后我国的财税制度改革的背景,并指出财税制度变革的方向。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1-12-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