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557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向警予(18951928年),原名向俊贤。1911年,向俊贤由湘西到长沙,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读书,改名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19184月,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9年,向警予带领学校师生上街游行,支援五四运动。1922年初,向警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党员之一。7月,在党的二大上,她担任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主编《妇女周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号召广大女性团结起来,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19253月,向警予在上海女界国民会议报告中指出:“要一个肩膀担负力争女权的重担,一个肩膀担负力争民权的重担”。19283月,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被捕,后英勇就义。

——摘编自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党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向警予投身革命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向警予投身革命的个人因素。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四)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援少有大志,常对宾客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他是闻名于世的“光武中兴”名将,建武八年(32年),马援协助光武帝消灭隗嚣势力、平定了凉州。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被任命为陇西太守、剿灭羌敌、治理地方、修筑城池、开导水利、发展农牧,使得郡中百姓安居乐业,六年后、因政绩卓著,马援被征召入朝、担任虎贲中郎将,建议重铸五铢钱,“天下赖其便”,建武十八年(42年),马援率军平息二征叛乱,平定西南边境、并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进行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矛盾的地方、以约束交趾人、匈奴、乌桓尚扰北边,马援请求击之、最后死于平定五溪蛮的前线。汉章帝继位后、亲写金匾“马革裹尸”派人送到马家、并以此为军歌,在汉军出征前唱咏、在马援战斗过的地方、人们念其功德、把马援奉为大神、多修庙建祠以祭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马援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援身上的哪些精神使他受到后世的敬仰。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部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一战结束后,英国陆军部寄给张全杭的一枚“战争勋章”。勋章为铜质,直径3.6厘米,通长15.6厘米,正反面有不同图案,正面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背面图像为一名手持短剑的骑马士兵,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马蹄下有骷髅等图案,这些数字和图案表示一战的时长以及战场上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尽管苏联仍然是帝国主义包围下的一个“孤岛”,但到1925年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了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然而,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签订《非战公约》的西方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援助中国,国联标榜的集体安全已经有名无实。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加剧,被侵略国抵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的和平运动却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恐战的思潮,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和平,甚至可以牺牲小国的主权利益,最终反而事与愿违。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指出材料一中“战争勋章”和“信封”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的表现。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高一下·广东·学业考试
多选题 | 适中(0.65) |
4 . 战国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有(     
A.都遇到旧贵族势力阻挠B.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C.都促进了华夷民族融合D.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20世纪某场重要战役的战场所在地,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役 (     

A.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
B.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C.直接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使双方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宁全集》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   1943—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以美、苏两国为代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20世纪80年代未到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并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对朝鲜战争一再误判。初期,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麦克阿瑟北伐捷报频传,但杜鲁门担心苏中两国的介入,遂与麦克阿瑟见面。麦克阿瑟认为苏中错过了最佳干涉时机,其时美军已不怕干涉;中国能投送的兵力有限,且会因美军制空而伤亡惨重;北京的连续警告,是外交讹诈;俄国人唯一可能的联合干涉是对中国地面部队实行空中支援,但会误炸到中国人。美中央情报局分析,因参战的损失大于好处,中国大概不会参战。在中国既已出兵时,美国原意靠盟友派兵,而美国提供军火,结果事与愿违。后期,美军代价惨重,战争不能再打下去,经过“停一打一停”的多次谈判,被迫停战。

——摘编自解力夫《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战争一再误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在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材料二   希特勒的伎俩是,他多年来一直向德国人民表示,他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而保证德国国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整军备。筹备多年,193222日首次召开的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为达成国际裁军协议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尽付流水。各国(包括部分小国)都寸步不让地坚持本国利益,决心要保证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安全,这击碎了任何达成普遍协议的希望。

19331014日,希特勒宣布德国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联。退出后马上举行了一次公投。公投的官方结果是,95%的选民支持希特勒的行动,这大大提升了希特勒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希特勒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扩张了陆军和空军,进入了非军事区却毫发无伤,英法不准备和德国兵戎相见。

——摘编自【英】伊思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泰勒【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裁军的努力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希特勒成功实现法西斯扩军备战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明代的名吏中,未经科举,由吏员升任官员而成政绩者,况钟可谓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况钟出身于吏员,深知吏治中的积弊,认为法不立则吏奸难除;亦知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为难治。况钟到任初理政事,群吏环立请判牒(官府断案写的判词),况钟假装木讷,不懂诸务,随群吏之意。群吏异常高兴,认为太守糊涂可欺。三天之后,况钟召群吏责问“前某事宜行,若(你们)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你们这些人)舞文久,罪当死。”立即捶杀数人,将贪虐庸懦的僚属全部斥退。从此,一府大震,人人奉法,人称况钟为“况青天”。

苏州民间素有好诉讼之习,无论大小事件,都动辄赴京告状。由于苏州属直隶府,上无布政司、按察司的设置,一旦准予差提,每一家牵引多件,株连数十数百。无辜之人受诬解送,农耕经年抛荒。对此,况钟上书奏请,遇有告状之事,由巡抚审理判处。于是,“刁风顿息,而越控解京之弊始除”。另外,每当御史巡按到府,府官过于卑屈,御史肆其贪侮。况钟奏定“相见礼仪,而宪纲始肃”。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况钟在治理苏州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说明况钟的治理整顿有何影响。
2024-05-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鼓吹变法,“今夫千万人群而成国,亿兆京垓人群而成天下,所以有此国与天下者,则岂不能群乎哉?……泰西之治,其以施之国群则至矣,其以施天下群则犹未也”,百日维新后,与外界接触,认为“我支那人……其不知爱国者,由不自知其为国也,……自数千年来,同处于一小天下之中,末尝与平等之国相遇,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1903年,梁启超游美,强调国家理性至上,认为中国要达到一个统一有力的秩序而求生存,须“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个大民族,提全球三分之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在与革命派论战中,明确提出反对排满,至此,梁启超对民族共同体的体认已完全确立。

——摘编自许小青《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024-05-1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