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叶叔华,1927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父亲叶润生早年接受西方教育,极其注重对子女教育与引导。1965年,叶叔华带领课题组研发的“综合世界时”系统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国发布,即“北京时间”。1988年,课题组开始参与美国航天航空局、欧洲同及中日VLBI合作项目等国际联测。1991年叶叔华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主持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在1995年第21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上,叶叔华正式提出“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最终领衔组织实施这项国际合作计划。叶叔华长期连任APSG执委会主席,积极推进各项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提升中国天文学研究的世界影响。叶叔华曾主持大学生天文学“挑战杯”竞赛,领队参加中科院天文口组织的漠河日全食观测,积极参与各种论坛,将深奥的天文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深受青少年喜爱。2021年,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这将有利于实现叶叔华普及天文知识的初心。

——摘编自李健明《叶叔华:“北京时间”之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叔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叶叔华所做的主要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相比,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则鲜为人知,因为在1988年退休以前,他的名字是绝密。20世纪50年代初,为发展我国原子能技术,于敏根据国家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放弃自己喜爱的量子场论研究,转而去搞原子核物理,迅速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赞赏。1961年,于敏受命参与氢弹的理论研究。在艰苦的条件下,于敏带领科研人员,攻克了热核材料   自持燃烧瓶颈,找到了突破氢弹关键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目前,世界上有5个国家拥有氢弹,但氢弹构型只有两种——美国的T―U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1986年,于敏审时度势,对世界核武器发展做了深刻分析和预判,他认为美国为保持自己的核优势,会限制别人后来居上,他们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果不其然,1992年,美国提出禁止核试验谈判。于敏为我国争取了至少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

——摘编自刘兆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指出于敏身上体现出的可贵品质。
2022-05-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二)历史试题
3 . 因为“宗教改革是通过议会立法进行的,而议会法只有议会才能废除”,所以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在1554年要求议会通过一份法案,宣布英国与罗马教廷重修旧好。材料可用于说明,英国的宗教改革
A.推动了英国政治观念的演变B.是英国王权战胜教权的标志
C.随英王宗教信仰变化而调整D.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2-05-11更新 | 40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秉贵(1918-1987),出生于北京市东铁匠营的一个售货员家庭,因家境贫困,十岁便和三哥到天津一家地毯作坊当学徒,后又到崇文门外的金聚织布厂当学徒。1955年,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北京市售货大楼破格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店”的一员。张秉贵无论是在糕点柜台还是糖果组柜台,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为国家服务,怎能不先为人民服务呢”的原则。1979年,张秉贵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他把每次售货归纳为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并学会了“一抓准”的本领。1987年,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被正式确定为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企业精神,同年,69岁的张秉贵辞世。

——摘编自《北京日报》文章《张秉贵:“一团火”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寿,字雪村,江苏无锡人。道、咸间,东南兵事起,遂弃举业,钻研博物格致之学。时泰西学术流传中国者,尚未昌明,试验诸器绝鲜。寿与金匮华蘅芳讨论搜求,始得十一,苦心研索。尝购三棱玻璃不可得,磨水晶印章成三角形,验得光分七色。知枪弹之行抛物线,疑其仰攻俯击有异,设远近多靶以测之,其成学之艰类此。咸丰十一年(1861年),从大学士曾国藩军,先后于安庆、江宁设机器局,皆预其事。寿与蘅芳等试造木质轮船。造器置机,皆出寿手制,不假西人,数年而成,名之曰黄鹄。创议翻译西书,以求制造根本,先后成书数百种。寿所译述者,曰西艺知新及续编,化学鉴原及续编、补编、物体遇热改易说,汽机发轫,营阵揭要,测地绘图,宝藏兴焉。法律、医学,刊行者凡十三种。同治末,与傅兰雅设格致书院于上海,风气渐开,成就甚众。大冶煤铁矿、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经始之际,寿皆为擘画规制。无锡产桑宜蚕,西商购茧夺民利,寿考求烘茧法,倡设烘灶,及机器缫丝法,育蚕者利骤增。

——摘编自赵尔巽主编《清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徐寿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寿的活动具有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7210日,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五国与美、苏、英等国在法国巴黎签订条约,条约主要规定了五国领土边界变更、政治民主化、限制军备和经济赔偿问题。五国和约的缔结是苏、美、英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舞台上力量对比的变化。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以条约的形式结束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律上的战争状态,确立了在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挫败了美、英等西方国家企图孤立苏联,重新控制罗、保、匈等国的阴谋;巩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成果,对意大利等国的非法西斯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和约中也包含着一些消极因素,有的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了祸根。

——摘编自社辉《浅析1947年五国和约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国和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五国和约的签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兰克(1795-1886年)出生于德国一个信仰路德教的家庭,深受路德教影响。1818年,他从莱比锡大学毕业.担任法兰克福一所中学的教师。在此期间,因工作原因及前辈史学家尼布尔影响.对历史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并凭借《拉丁与条顿民族史》一举成名。1825年,他被聘为柏林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之后又游学整个欧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史学观点。并取得丰硕的史学成果。在他看来.信史出于第一手资料,历史学家只有根据原始资料,才能写出公正无私的历史著作。其次,历史要消灭认识主体的个性特征,即“消灭自我”,以达到完全的客观性。为了通过可靠的史料以确实史实,他制定了完整的科学的“史料批判"方法,以此达到去伪存真。同时,兰克还认为,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他躲在历史舞台之后。“导演”着这多姿多彩的“人间戏剧”。

——摘编自李晓旭《傅斯年史学思想与兰克史学之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1917 年,傅斯年随胡适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哲学史。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傅斯年担任天安门集会游行总指挥。1923 年,入柏林大学就读,期间接触兰克学派相关学说。并深受影响。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在此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他视史学为一门科学,“要把历史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成为“纯粹客观史学”。他认为首先要把材料整理好,其次在整理史料方面的时比较不同的史料,再通过比较不同的史料,使史实得以“近真”,达到“史学便是史料学”。

一摘编自王学典等《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兰克与傅斯年作为杰出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兰克与傅斯年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兰克与傅斯年史学观点的局限性。
2022-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84日,英国正式对德国宣战,英国皇家海军随即对德国实行了严密的海上封锁。其中,军事封锁的任务主要由部署在本土的英国大舰队承担,军事封锁的战略目标是切断德国通向大洋的道路,将德国公海舰队封锁在港口及近海内。商业封锁旨在封堵德国的海上贸易,阻止它从海外获取战略原料。除在欧洲海域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外,英国还派出分舰队游弋于世界各大海域,对德国商船实行驱逐或扣留,力图将德国逐出世界贸易体系。战争前期,德国公海舰队始终无法冲出北海封锁圈,德国进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如德国粮食进口由1916年平均每月的20063吨下降到1918年上半年的989吨。日德兰海战后,英国对海洋的控制显著增强,海上封锁体系更加严密。1918113日德国基尔港水兵哗变。

——摘编自胡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海军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英国海上封锁战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英国海上封锁战略的影响。
2022-05-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冲刺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到唐中叶百余年间,随着政治方面诸多矛盾的滋长,社会经济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使得现行的财政制度无法继续执行。唐前期长期实行的均田制,至安史之乱后已完全崩溃,庄园制逐渐形成。唐政府在财政改革中为了适应土地制度的发展形势,废除了均田制,确立了庄园制。庄园制是随着两税法的确立而确立的,私人田庄、皇庄、寺院田庄大量出现,庄田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土地制度。庄园制下的土地可以买卖,唐后期丞相李德裕的平泉庄,经过三次转卖才到了他手中。出卖土地不限于贫苦农民,买入土地的也不限于富贵之家。土地进入流通领域为土地再分配提供了条件。这种分配不是由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即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支配的,而是由经济手段完成的。土地占有在自我调节的再分配中,同样存在着占有不公的现象,如有的人所占有的田庄达上万亩,而有的人只有十几亩;地主阶级普遍占有土地,而不少农民却失去了土地,为庄园主当佃农和雇工。

——摘编自叶振鹏主编《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中叶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中叶土地制度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关于秦国家治理的相关记载。
《过秦论》
(西汉贾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司马迁)
《秦简》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
比较表格中材料,得出的认识是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B.历史真伪需进行史料的考辨
C.历史解释带有强烈主观性色彩D.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全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