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周初,诸侯到周王室助祭,并与周王分享祭典中的祭肉,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礼制传统。西周晚期以降,周天子将祭肉赐予强大诸侯,成为一种非常规礼仪,作为被赐诸侯的特殊优待。这一变化说明(     
A.周王室的权威下降B.统治阶层日益平等
C.宗法血缘关系弱化D.礼乐制度趋向成熟
2024-05-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西周晚期的《柞钟》铭文记载,柞接受了周王“司五邑甸人事”册命,铭文中的致谢对象,却只有自己的上级“仲大师”,这与早期铜器颂扬的文词惯例不合。这种“受职公堂谢恩私门”的情形是(       
A.王朝君臣关系变异的写照B.礼乐制度瓦解的结果
C.贵族政治初现端倪的例证D.青铜铸造进步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诸侯大亚”是周人对居留在王畿内的外服诸侯亲族的统称。有学者考证,“诸侯大亚”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指居留畿内担任王朝卿士的诸小宗之族长子:另一类是诸侯安置在畿内替自己服侍王室,监管诸侯在畿内财产的代理人。据此可知,“诸侯大亚”的设置(     
A.加强了王室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拓展了西周的政治版图
C.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纽带D.削弱了家国同构的特质
2024-05-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商朝时期,王室控制的各个方国和部族大部分是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征服而来。西周建立之后,周王室控制的诸侯国则主要是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而来。相对于商朝的地方管理,分封制可谓是一种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     
A.取消了诸侯的独立地位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缓和了社会的各种矛盾D.有利于政治形势和秩序的稳定
2024-05-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5 .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建立后……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军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这是以姬姓周氏宗族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侯后形成的……被封的主要有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之后、殷商之后、重要方国等,其中前三种为西周王朝的主要支撑力量……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型,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迎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演说(1925年)

材料三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的内容,并简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学家徐良高指出:“西周政体的基本设计,即畿外封邦建国,畿内分赐采邑。”西周的这一制度设计旨在(       
A.促进大一统的形成B.扩大周王朝的疆域范围
C.实现地缘政治统治D.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024-05-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四)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西周宗法制度下,大宗为“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为“五世则迁之宗”。大宗是世代不变的,小宗则随着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而不断更新。大宗统帅小宗,小宗则无条件服从大宗。周王室是整个社会绝对的大宗,贫民百姓则成为最小单位的小宗。这表明宗法制(       
A.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绝对权威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D.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2024-05-2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周初分封诸侯,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首先要建立一个军事据点即“国”,“国”以外广大田土则称为“野”。国人是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野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这种治理模式(     
A.加剧了地方的冲突B.促进了民族认同C.巩固了西周的统治D.维系了专制集权
2024-05-1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历朝国号,有助于我们清晰把握中国古代从贵族社会到士族社会再到平民社会的历史脉络。

中国古代王朝国号由来统计表

阶段主要朝代国号的由来
第一阶段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以所在部落的名称作为朝代的名称。
商始祖契受封于商,以“商”来称其部落。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
原为渭水流域部落名称,灭殷以后,以“周”为朝代名。
秦原为古部落,秦襄公救周有功封为诸侯;秦统一后,以“秦”为朝代名。
第二阶段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统一中国后,定国号为“汉”。
隋文帝杨坚之父被封为“随国公”。杨坚称帝,定国号“随”,后因“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高祖李渊传袭其祖父爵位“唐国公”,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
赵匡胤曾为后周宋州归德军节度使,960年赵匡胤称帝,国号“宋”。
第三阶段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有“大、首”的意思。
元末,民间有“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的传说。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国号“明”,彰显“明王”出世抗击暴元已经应谶。
清太宗皇太极把“金”改为“清”。按照“五德始终”理论朱明属火,有“以水克火”的意思,同时儒家追崇“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清”也有指代王政的美意。
(1)根据材料,归纳各阶段中国古代王朝国号命名的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段国号命名特征的主要原因。
2024-05-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洛阳的一座周代墓中发现了一尊鼎(见如图)。该鼎内壁刻有“王作宝尊彝”铭文。据《说文解字》载:“彝,宗庙常器也。”“彝”与“鼎”合用,指宗庙用的祭器,该鼎作为周朝最高等级的鼎,只有“王”才能使用,被命名为“王作鼎”。这反映了当时(     

A.手工业技术的发达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024-05-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