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图1、图2所示是现藏于墨西哥城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两件出土于中美洲古代石雕文物。它们的史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


图1                                        图2
A.可以还原印加人的体貌特征B.是古代亚美两洲贸易的见证
C.带有明显的东正教思想痕迹D.展现了印第安人的艺术想象
2021-07-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早期的地图基本上是手绘的。两宋时期开始制作石刻地图和印刷地图。石刻地图可以拓片的形式传播四方,印刷地图更可为一般平民收藏和使用。据《古杭杂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

宋代印刷地图流传下来的较多,多是作为书籍插图得以传世。大约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儒学经典的图释中出现,可称为释经图,如杨甲《六经图》所附《十五国风地理图》、程大川《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所附《禹贡山川总会之图》等地图,以及程公说《春秋分纪》中的《九州指掌图》;第二种是类书插图,如南宋末成书的《事林广记》,地舆类有《历代国都图》《历代舆图》,宫室类有宋东京图三幅;第三种是方志地图,主要是各州县城市地图。

——摘编自《文物中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时期地图的特点,并分析其广为流传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两宋时期地图的史学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这种新的经济全球化不是靠推行“普世价值'以获得至高无上的话语权来维系,而是以共同价值为基础,依靠各国人民平等的话语权来推行”。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文化理念的趋同B.公正合理的秩序
C.大国的核心地位D.民族文化的价值
4 . 现代学者认为“文官制度改革和议会改革一样,不仅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翰穆勒当年也称文官制度改革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务革新之一”。两者看法的共同点是
A.指出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当代意义B.指出了英国文官制度的世界意义
C.肯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深远影响D.肯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把社会的一-切秩序、价值、关系,人们的一切行为、思想、观念乃至情感本身,都归结为冷酷的个人利害,并将这种利害关系当成衡量、考察一切的尺度标准。这折射出当时
A.人文精神的缺失B.传统秩序的瓦解
C.法家思想的落后D.君主专制的确立
6 . 关于“14年抗战”的说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已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就开始了。”蒋介石晚年回顾:“第一大耻,已经由14年抗战成功而洗雪”。上述说法
A.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共识B.推动国两党再次合作
C.肯定了局部抗战的价值D.赞扬了正面战场的功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宣称:“本志诋孔,以为宗法社会之道德,不适于现代生活。”陈独秀在此强调的是
A.宗法社会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B.传统儒学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C.应该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
D.西方文明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转型
2021-05-20更新 | 34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主张"克己复礼",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是孔子追求的道德理想,以"仁"为核心,构成一整套伦理。孔子的"仁"所包容的善德,注重道德修养,规范行为实践,具有道德实践的价值。孔子还认为,中庸是最高尚的品德修养和方法原则,要求人们的言行"允执其中"。孟子等儒家后继者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推动了中国哲学的人文走向,形成了道德型哲学。

——摘编自雷红霞《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苏格拉底教人们照顾自己的心灵,"认识你自己",通过心灵去倾听神之声,去按照善的目的行事。他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智慧知识就是美德,"美德即知识"。他引导人们认识灵魂中固有的善德。苏格拉底的"善"所包容的美德,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对真知的追求,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柏拉图以其理念论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促成西方哲学的理性倾向,形成了知识型哲学,体现着科学主义精神。

——摘编自肖雪《试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思想之比较》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道德哲学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特点,并简析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9 . 从13世纪起,西欧许多国家的劳役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取代,农民虽然还向土地所有主提供无偿的劳动,但他们提供的是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品或直接劳动,因此农民必须把一部分产品出卖,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单纯的货币关系。以上材料说明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B.西欧的庄园开始解体,城市逐渐出现
C.西欧农民失去土地D.西欧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2021-06-0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需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具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根据材料内容,分别提取三项有效历史信息,并说明其对于历史研究的具体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