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27 道试题
1 . 1894年,法国政府成立了殖民部,负责管理部分非洲殖民地。1907年,德国组织了殖民部,管理德属非洲的事务。意大利于1912年建立了殖民部,负责非洲殖民地利比亚的事务。此外,荷兰、比利时以及西班牙、葡萄牙也都设立了专职处理殖民事务的机构。这主要反映出(       
A.欧洲大陆国家主导世界殖民体系B.殖民地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激烈D.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的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我国政法工作负责人彭真指出:“现在彻底消灭三大敌人残余势力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大体结束,今后必须加强正规的革命法制建设,以保障国家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为此,必须加强党对司法各部门的领导,加强法院和检察署的干部力量。”由此可推知,彭真主张(       
A.将经济建设放在中心地位B.党领导人民群众全面依法治国
C.法制工作要坚守司法独立D.法制建设应围绕党的路线展开
3 . 1919年前后日本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到1920年,原信仰该主义的一批知识分子认为,新村建设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推行新村,有大地主的阻碍,更有经济上的困难,社会是不可零碎改造的,应该竭其全力以铲除推行之种种障碍”。这一转变反映出先进知识分子(       
A.已找到救亡图存的新路径B.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C.接受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D.主张全面吸收西方文化
23-24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09年,上海发生各驻在国外交官和金融从业者联手抵制中方银行发钞事件,遭到两江总督端方的激烈批评:“查各国通例,本国境内向不准用别国钞票。中国听各国银行钞票一律行用,已属万分通融……今各国忽创议抵制不用中国钞票,喧宾夺主,实足骇人听闻!”这一斗争(     
A.改变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B.有助于群众性爱国运动的发展
C.有效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D.客观上捍卫了中国的金融主权
2024-02-29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表是1921年11月23日顾维钧代表向华盛顿会议递交的一个中国提案的内容。该提案体现了当时中国(     
(一)请于若干时间以后,复还中国税则自由权。此项时间之多寡,应行酌定。
(二)请于此项时间以内,准许中国收取至高之价,并有全权区别需要品与奢华品以及其他各品。
(三)请自一千九百二十二年一月一日起,增收至百分之十二分半。
A.积极开展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B.为本国民族工业争取了有利环境
C.提升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际形象D.滞缓了欧美国家商品倾销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检查户口、劝课农桑的基层组织是乡里,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设里正一人,且用“坊郭户”来称呼城市居民,但未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唐到宋的变化反映了(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户籍管理趋于严密D.国家财源不断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宪法规范用语方面,“八二宪法”重视用语的法律化,避免了“七五宪法”“七八宪法”两部宪法中的政治术语或词语以及领导人的语录式的表述,保证了法律语言的规范性,且在内容的表述上也更为明确和具体。据此可知,“八二宪法”(     
A.体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C.开启了我国法制化进程D.具有超越时代的适用性
8 . 《宋朝事实类苑》中有记载:福州有一老媪,善酿美酒,士人们常到她那儿喝酒,并为这家酒店写了一个酒望子(酒店招牌)诗:“下临广陌三条阔,斜倚危楼百尺高”,自此“酒售数倍”。这反映了(       
A.官府鼓励商品贸易B.商品销售手段多样
C.士人投身商业活动D.文学与商业的融合
9 . 公元9世纪,基督教势力开始迅速扩张,教会法不仅掌控着宗教世界,同时也伸向了世俗社会。“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激发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圣经》中诚实公正的观念、自由人权的理念、社会契约和自然法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与宗教的新潮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这表明(       
A.基督教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源头B.启蒙思想理论源于基督教经典
C.西方民主制度建立得益于教会D.宗教文化影响近代法律的面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晚期,耕地轮荒农作制逐步向土地连种制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农业作物品种日益丰富B.农业生产向精细化发展
C.北方普遍实现一年两熟D.集体劳作形式彻底瓦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