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精神”在实质上点出了1719世纪世界历史的走向。第一、17世纪是方法论革新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第二、以18世纪的法国为代表,启蒙思想家对米来社会提出了天赋人权、平等、法治和权力制衡等政治思想,以及自由竞争的经济主张。第三、西方文明中的“自由”和“自由主义种人类向往的理念及其所体现的民主体制,到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包括美国)已得到广泛共识。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等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近代世界历史走向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世界历史某一时期,并提出一个能够反映该时期“世界历史走向”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不得与材料中的主题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5-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过程。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置身于其中的当事人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主观与客观的因素相互交织,就演绎了世界现代化的多种途径。有学者研究西欧各国近代史后,列出以下几种模式:

英国温和渐进的发展模式
法兰西激烈变动的发展模式
德意志防御性的发展模式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治现代化模式”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仿照唐制,推行改革。改革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废除部民制度,实施班田收授制度。第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置八省分理各项事务,百官均由中央任命,地方设国、郡、里等各级行政机构。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743年,日本政府颁布《垦田永年私财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随着土地私有潮流的进一步发展,至8世纪末,班田制瓦解殆尽,大量农民逃亡,国家税收锐减。许多破产农民依附于地方豪强或者神社。在领主们的纷纷要求与压力下,庄园获得了“不输不入”的特权。众多的庄园领主得到了对庄园农民的一元的行政权、司法权。到12世纪,庄园制成为全日本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王文杰等《论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革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8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使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觉醒出现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统治者在统治思想上采用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将权力适度下放,令诸侯“掌治其国”。同时,刘邦又确定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而相“总纲纪、统众官”。刘邦死后,吕后继续分封诸侯,地方封国增至十四国,继续实行刘邦强本抑末、以亲制疏的政策。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寝息”。尽管如此,国家财政收入仍“岁不数十万石”。而吴国“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齐为六国又迁淮南王喜于城阳,而分淮南为三国”。景帝时,分梁为五,分故齐为七,淮南分三。同时,又广立亲子为王,如封皇子德为河间王、余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等。

——摘编自汤其领《西汉郡国并行论》

材料二   东汉末年以来,郡不设都尉,以太守兼之。晋代以后,太守以不加将军号为耻辱,梁朝和陈朝的太守也加“都督”,兼领军权。西晋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北齐书》说,“魏自孝昌之季,禄去公室,政出多门。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南北朝设县,皆在千数百以上。

——摘编自邝士元《中国经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汉景帝改革封国制的内容,并分析上述改革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汉代、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谈谈你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因战乱中断——整体渐趋衰落。当时中外交往和通商已经全方位化,尤其是海路与草原交通都已大有发展,所以外贸的总体活跃程度是超过汉朝的。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贸易逆差(上)》

材料二

中国传统丝绸之路兴衰历史周期

——摘自周阳敏《“一带一路”深化专题研究:创新合作与融合发展——传统丝绸之路兴衰历史周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期以后陆上丝路渐趋衰落的原因。
(2)请选取材料二中丝绸之路任一兴盛时期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与经济、政治、战争或全球意识的联系。
2023-07-08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六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日本发动的对中国和广大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日本理应向亚洲各国家和人民作出道歉和赔偿。 然而, 日本政府却与索赔国讨价还价, 甚至拒绝赔偿, 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 这与日本在战败后被美军单独占领, 把日本纳入美国的东亚战略不无关系。 从1948年起, 美国开始把其远东重点转向日本, 美国计划把日本培植成为其在亚洲新的反共、反苏基地。朝鲜战争后, 台湾当局又重新得到了美国的重视, 美国虽然 “扶日”但不 “弃蒋”。 美国为防止共产主义在东亚的扩张,准备构建“日台同盟”, 希望台湾和日本能够尽早就和约问题达成一致, 赔偿问题并不在和约的考虑范围之内。

——摘编自徐显芬《未走完的历史和解之路———战后日本的战争赔偿与对外援助》

材料二   作为赔偿者, 日本战后对亚洲国家所付出的战争赔偿与缅、 菲、越、 印尼、 韩等国索赔额相比, 差之甚远。 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仅占我国战争损失6000亿美元的0.0033%。从日本开始战争赔偿的1956年至1961年, 赔偿额不超每年财政预算的1.7%。 1954年至1959年, 以赔偿为契机, 日本把大量产品和成套设备作为赔偿输入东南亚, 为日本产品打开了销路。 日本政府竭力的避免使用 “赔偿” 的概念, 把所赔资金、 劳务和商品的提供都称为 “经济合作”。从而通过概念的转换,把日本必须被动履行的战争赔偿义务, 变成了主动提供的 “善行义举”。 这更加强了日本国内 “集体无罪责” 的潜意识,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战争罪责、美化侵略历史的思潮卷土重来的社会条件。 日本逃避战争赔偿责任的做法,使日本至今对战争责任、历史认识等问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摘编自孙琳《日本未承担战争赔偿责任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日本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日本逃避承担战争赔偿责任带来的影响。
2024-0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伐战争引发政权更迭,南北易势,从此中国进入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权鼎革使社会上出现了 “革命军北伐、司法官南伐”现象。这既与奉系张作霖势力控制北京政府推行高压政治有关,也与国民党的境遇有关。国民党虽几经改组,但其思想纷歧、组织散漫、人员庞杂、党力低下可谓痼疾。随着北伐战争迅速推进,国民党控制地域急剧扩大,管理与建设人才严重不足,与北方势力妥协过程中使大量的北方官僚、政客进入国民党政权中。历届民国政府均谋求撤废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1927年南北政权鼎革后,在撤废领事裁判权的外部压力下, 南京政府只能在接续北京政府司法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展开工作, 而无法真正另起炉灶。受“司法独立”思想的影响,司法官员不得参加政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司法不党”理念也影响了司法官南伐。

政权鼎革中司法人事延续,有利于承续北京政府司法基础,实现国家司法运转的平稳过渡,但对国民党而言,也带来很多问题。这些司法人员与国民党并无渊源,对国民党理念与统治方式未必认同,“反党”现象频发;以北京政府司法官员为班底的南京政府司法系统,无法成为国民党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

-----摘编自李在全《革命军北伐,司法官南伐——-1927年前后的政权鼎革与司法人事延续》


(1)根据材料,概括司法官南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法官南伐的影响。
2024-01-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体育休闲活动获得极大的发展,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而且以多种方式存在。蹴鞠因其比赛风格、方法的改进,成为了一种兼具技能性与表演性的体育休闲活动。每到春天,市民纷纷奔向园圃去踢球,东京汴梁出现“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的景象。如果说蹴鞠是一种较为轻松的体育休闲运动,那么相扑则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强身健体的运动,同样深得宋代市民的喜欢和认可。水上体育运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梦梁录》载:朝廷每年都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标、水秋千、掷水球、弄潮等形式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

———摘编自韩颖《宋代休闲生活初探》

材料二   伴随着各项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和活跃,南宋体育休闲娱乐文化也进一步发展并呈现出独有的魅力,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点。“瓦舍”的发展,为体育表演和体育观赏活动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代表着体育休闲娱乐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瓦市相扑者,……以图揉手之资”,体育表演也成为了一种可以赚钱谋生的手段。不管是在街头巷尾的体育表演,还是各大瓦舍勾栏中的体育表演都会采用商业化的宣传方式,这些都为当时的体育休闲注入了商业化的特性。而前去观看体育表演、进行体育休闲消费的观众更是数不胜数,使得在当时观看体育表演呈现出“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昃晨晨《南宋市民群体的休闲生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体育休闲活动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体育休闲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024-01-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州港开发较早。唐代广州港,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港口,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香料等大宗商品贸易。随着中国造船术、航海技术的发展,广州与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东南亚各国海上丝路商贸活动十分兴盛。市舶司的设置,建立了与海外更为广泛的联系,广州港口中外商船云集,彰显了唐代广州港商贸的繁荣程度。唐代后期,各国商人聚集广州,蕃坊成为外国商人的居住区。

——薛正昌《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口》

材料二   从历史维度看,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古丝绸之路绵豆万里,延续千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思想家的推崇。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

——摘编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广州港商贸繁荣的原因及表现,并简述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
2024-01-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