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4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城市学院兴起,绝大多数城市学院都偏重工科和科学领域,而且大多成为城市的工业研究中心。如约克郡学院很早开设了民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矿业学、纺织工业学、印染化学、皮革制造和农业学。这反映出(       
A.工业资产阶级垄断了教育B.对人自身发展的关注
C.工业革命推动教育世俗化D.西方民族主义的勃兴
2 . 阅读下表,古代中央官员职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       

三公之下的九卿

主要职能

三省之下的六部

主要职能

奉常

负责皇帝祭祖,以及宗庙管理

吏部

国家官吏的铨选

郎中令

负责宫廷的保卫,掌管宫殿警卫

户部

国家财政

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礼部

文化教育

少府

掌管山海池泽税收、官府手工业,以及供给皇室需用

兵部

兵政

太仆

掌管全国的马政与宫廷皇亲国戚用马

刑部

司法刑狱

……

……

工部

屯田水利

A.呈现家国同构的特点B.表明官僚政治得到发展
C.缘于相权的逐渐膨胀D.体现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3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了一种有趣的“投豆选举法”。因为当地百姓文化水平很低,大多不识字。一个个大碗放在被选举人面前,每位代表拿一颗豆子,拥护谁,就将手里的豆子投到谁的碗里,豆子多者当选。一时间,一首歌谣在群众中广为传唱:“金豆豆,银豆豆,颗颗不能随便丢,选好人,办好事,投到好人碗里头。”这一做法旨在(       
A.完善苏维埃政权组织架构B.保证民主政权“三三制”原则
C.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D.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本记录社会变迁的“记账本”

下图是浙江绍兴农民宋双泉的“记账本”,记录了他家的农业生产情况。

记账本最早的记账时间标注为“民国三十七年”,账本中有“共还两石柒斗”“共还米五斗五升”等表述。

1949年,粮食亩产为“上田200斤、沙田160斤”,“应缴农业税谷130.22斤”,并按亩产量的30%还田租。

1950年,粮食亩产为“上田480斤、沙田350斤”,“还田租190斤,共缴农业税稻谷309斤”。

1951年的账本显示,粮食亩产为“上田480斤、沙田430斤”,有关缴税一项,记的是“正缴农业税稻谷481斤”,并有“交来捐献飞机大炮谷75斤”。

1952年至1953年,粮食亩产上田都是450斤、沙田都是400斤,农业税率“每百斤14斤”,每年缴农业税稻谷293斤。

1954年,上田亩产450斤、沙田亩产400斤,但农业税率提高到了“每百斤17斤”,另有附加税25斤,他共缴稻谷356斤。账本还提到,19541122日,宋双泉购买公债两万元。同年12月初,他入股信用合作社20500元;1227日,储蓄存款15万元(定期三个月)。

1956年,账本显示,宋双泉所在地区1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年10月,他家的牛车盘、水车、稻桶等农具,作价57.99元,转归合作社。同年,宋双泉家共赚工分1949.6分,按“每10164分”计,劳动报酬为320.45元;他家5口人,应得粮食为2114斤。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该农民的记账本是“一本记录社会变迁的‘记账本’”。
2024-05-30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占领了印度果阿,并在那里建立了铸币厂,开始发行货币并使其在葡属印度流通。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东非在葡萄牙一连串战略堡垒的布局下,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三角贸易区域。这反映出,当时(     
A.印度洋贸易的新发展B.世界贸易中心逐步发生转移
C.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6 . 制度创新是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政府多次颁布钱物兼用的制敕。下表为该时期颁行的部分制敕。

颁行时间

制敕内容

材料出处

开元九年

(721)

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现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

《全唐文》卷二十五

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

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而布帛是本,钱刀是末,贱本贵末,为弊则深,法教之间,宜有变革。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者,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唐会要》八十九泉货

元和二年

(841)二月

公私交易,十贯钱以上,即须兼用匹段,委度支盐铁使及京兆尹即具作分数,条疏闻奏。

《唐会要》八十九泉货

材料二   窃见元和以来,初有公私器用禁铜之令,次有交易钱帛兼行之法。近有积钱不得过数之限……。然而铜器备列于公私,钱帛不兼于卖鬻,积钱不出于墙垣,欺滥遍行于市井。亦未闻鞭一夫,黜一吏,赏一告讦,坏一蓄藏。

——(唐)元稹《长庆集》卷三十四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政府颁行钱物兼行制敕的主观目的和实施的客观效果是否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结合材料,为后世统治者提出合理化制度创新建议。(要求:至少两条建议,建议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市井小报到革命先声:《苏报》

材料   《苏报》,从1896625日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内,至190377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共发行2570份,原件存世621份。其初期的主要栏目:首版为谕旨恭录、论说等;其后为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以及上海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约占至三版半;第三版后半部分和第四版,主要登载各类商业性广告。

《苏报》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文章或言论

时间主要负责人代表性文章或言论
第一阶段:18986月至9胡铁梅(18481899年),安徽桐城人,名璋,号铁梅,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娶日籍女子生驹悦为妻。生驹悦有一定文化素养,通中文并担任主编。《维新报揭论欧人图中国成谋及兴亚抑欧策》《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
《保国会二月二十七日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文御史严参康有为折稿》
《创办时务报源委记(梁启超)》
《论中国宜多延日员为顾问教习以求速效》《复任父论西学书(黄遵楷致梁启超)》
第二阶段:1899年至1903年初陈范(18601913年)湖南衡山人,本为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遂承办是报”。戊戌政变后,《苏报》转载了康有为在海外作为宣传喉舌的《清议报》《知新报》和《天南新报》上的主要文章,如《废立要闻汇志》《废立余闻二则》《建储私议》等,还对慈禧太后“己亥建储”一事进行反驳。
第三阶段:
19036月至
19037
章士钊于1903527日担任《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以大量篇幅首先推荐邹容的《革命军》。《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
《序革命军》
《论革命军》
《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驳〈革命驳议〉》

——据王敏《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报》办刊期间言论基调的重大转变。
2024-05-30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约公元前2500年的巴勒莫石碑最早记录了古埃及同外部的贸易,涉及从黎凡特(东地中海地区)进口最有价值的雪松木,而且这种贸易已经持续了五百年,考古人员也发掘出埃及商人献给毕布罗斯(位于地中海东岸)神灵的石器、猿俑、游戏板等。这可以印证(     
A.海洋文明冲击农耕文化B.地中海文明的多元一体
C.商贸活动促进文明交流D.埃及商人逐渐主导市场
9 . 明朝嘉靖年间,一批与沿海形势相关的海防图大量涌现,如《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两浙海防图略《温处海防图略》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明朝海防体制变化B.东南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禁政策强化D.西方殖民势力扩张
10 . 唐代前期,转运仓(负责供应官民和军队粮食与军饷的仓廪)都分布在黄河流域中游,以洛阳及周围最为集中,规模和储量最为巨大。唐代中后期,江淮一带也出现重要的转运仓,转运仓布局出现由华北西部向东南移动的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A.社会财富向官府集中B.税赋征收依据发生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