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代武汉的崛起

材料一   张之洞督鄂前,武汉民族工业完全空白。他上任后的18年内,本着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指导思想,创办了包括军事工业、钢铁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各个企业内部又自成体系,如汉阳铁厂就是集开矿、采煤、炼铁为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张文襄公治鄂记》中评论张之洞“治鄂为他人所不能及者”有四点,即“远识”“毅力”“缜密”“精勤”。湖北曾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与学术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身兼学者和官僚两重身份的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十分重视文化和教育。通过创办各式学堂,构建起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军事教育相互配合,一起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湖北也是近代派出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湖北新政培养出一大批诸如黄兴、宋教仁、李四光、刘艺舟等政治文化名人。他们或驰骋于疆场,或耕耘于科学和教育园地,成为20世纪中国政治科技与学术的精英。从19世纪60年代至辛亥革命爆发的五十多年内,武汉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战乱和天灾,武汉获得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发展环境。自五口通商尤其是上海开埠后,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长江沿线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城市汉口等相继开埠,长江干线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于是,武汉因其长江之居中位置而成为内地通往上海的唯中转点。汉口的市场吸引力和辐射力也大大增强。

——摘编自涂文学《“湖北新政”与近代武汉的崛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就城市的影响力而言,上海、广州、武汉可谓风头最劲。上海挟江海交汇之势而成为中外贸易之门户;广州久为通商口岸,华洋混杂,中外交通,经贸影响自成一格。而武汉则以更活跃的政治表现进入中国近代史的舞台,承载起国家民族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以“大武汉”的磅礴气势,书写了近代史上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正如《武汊之歌》中所唱的:“用我们的热血铸造起荆楚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2020年,当新冠疫情发生时,医学专家钟南山更是动情地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摘编自周德钧《“大武汉”之崛起—论武汉建市的历史缘由与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武汉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请你对“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进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下述史实中可知,西汉初期地
儒生陆贾受命著《新语》,初步总结了秦亡的教训。得到了刘邦的赞赏
叔孙通从秦朝的一个儒生,几经选择后在刘邦麾下得到重用,为汉朝制定了朝仪,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使刘邦感受到了作为君主的威仪和贵盛

A.儒学已成为官方学说B.皇帝的喜好决定思想的变迁
C.治国注重传承与创新D.儒学价值已被统治者初步认识
3 . 贫困治理

材料一   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内容主要包括:缩小救济对象和范围;实施“济贫院检验”和“劣等处置”原则。“济贫院检验”原则旨在使申请救济的穷人到济贫院中接受救助;“劣等处置”原则旨在通过降低救济水平至有工作的劳动者的水平以下,并通过济贫院严格的“监狱式”管理,使被救济者能够勤奋工作以早日走出济贫院实现就业。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描述说:“这个监狱让这些社会的残渣(穷人)都变成了金钱。”

——摘编自王丰《恩格斯对“济贫法”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1980年,中央财政首设“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用于支持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自此开启了中央政府专项扶贫活动。从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制定和颁布了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1982年的“一号文件”,核心变化就是总结之前实践经验,给农民发明的“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上了户口”,使之有了合法的身份和户籍。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反贫困的组织系统正式确立……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速快于城市,这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国贫困人口的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张瑞敏《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3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反贫困事业的意义。
4 . 有西方学者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得花钱,这些财富来自危险的东方航程,来自计算、投资、贷款、 利息和分红——直到盈余足够买下议院、政府而有余,他们便聘请一位米开朗琪罗"把金钱美化成‘美’,使财产带着艺术的芳香。”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文艺复兴
A.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D.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2021-12-29更新 | 116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军队建设与民主革命】

材料一   李鸿章将安徽的团练加以改编,于1862年组建了淮军。淮军将领不是乡党、亲故,便是父子、兄弟。他们患难相依,缓急相恤,结成死党,号称李家军。咸(丰)同(治)之际,正当太平军向江渐胜利进军之时,淮军进入上海前线。西方列强除连续不断地为淮军提供巨额低息贷款,还每月拿出十几万两白银作为淮军军费。淮军雇佣外国军官作教练,操练的内容不仅阵法用泰西,而且鸣角出令皆夷语。李鸿章更增添了他的前辈培植亲信时所没有的新途径,开办了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以利于在各营密布其心腹。北洋宿将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几十人都出身于此学堂。

——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材料二   19278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雇佣军队绝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于是提出创造新的革命军队的历史任务。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领导进行了三湾改编,强调整编军队要依据政治上的坚决与否。改编内容包括在班.排建立党小组,各连建立党支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用以教育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红军还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作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侯莹(论毛泽东建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淮军的特点并分析淮军建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淮军相比“新的革命军队”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斗争时期“新的革命军队”创建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元话本塑造了另类艺术形象。如《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敢于同封建“三从四德”进行抗争;《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酒店主女儿周胜仙的形象中,包含着与封建婚姻相悖离的婚姻观。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了传统伦理观念B.文学作品蕴含了市民的价值追求
C.统治者文化专制抑制了文学的发展D.士大夫阶层热衷于创作世俗文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也就像是一场辩论赛,或激情慷慨,或针锋相对。现在就让我们 一起去领略文艺复兴这场辩论赛的风采,认识人文主义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辩论一:人的价值如何体现?

辩论方:天主教会VS阿尔伯蒂(公民人文主义代表)

观点陈述如下:

天主教会:人类从亚当开始失去了自由意志,再也不能做出任何取悦于上帝的事情。作为 对亚当的罪的惩罚,所有人类也理应受到地狱的惩罚。人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是赎罪。

阿尔伯蒂:人不是生来虚度光阴的,而是应当积极创造丰功伟业。只要不是彻底懒惰成性 或头脑迟钝的人,大自然都给他注入想要获得荣誉与赞美的强烈愿望。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1)辩论一中,天主教会与阿尔伯蒂的观点有何不同?

辩论二:财富面面观

辩论方:天主教会VS彼特拉克(14世纪人文主义之父)、布鲁尼(15世纪第三代人文主 义者的领袖)

观点陈述如下:

天主教会:世人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积累财产与信仰上帝是对立的,财产越多离上帝越 远,只有守贫才能接近上帝。由于人的贪婪产生了现世的财产,从而使人不爱上帝,不爱人类, 所以贪婪应该受到永世的诅咒。

彼特拉克:财富智慧带来危害,是不幸的根源,人们叫做财富的东西,对真正的哲学家来说, 既不是幸福,也不是值得尊敬的东西。

布鲁尼:财富本身并没有好坏的属性,它不过是完成某种行为的工具,在政治斗争中财富是 一种巨大的力量。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哲学家只有有了丰富生活的必需品,从恐怖的精 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潜心研究。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2)辩论二中,彼特拉克和布鲁尼的财富观有何不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真题
9 . “羊左”传说讲述了春秋时期羊角哀与左伯桃两人诚信守义的故事。西汉刘向的《列士传》记述了该故事,这一故事曾被唐代人引用,但《列士传》今己失传。2004年出土的东汉简牍中同时出现了羊角哀、左伯桃两人的名字,并未发现具体故事内容。根据上述材料,最能考证认定该故事的
A.产生时间B.人物姓名C.具体内容D.历史价值
2021-09-12更新 | 161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古代教育与传统文化

材料一 董仲舒适时而动,应势而起,更新先秦及汉初之儒学,集诸子百家于大成,依托《春秋公羊传》而成《春秋繁露》,展开德教思想之理论构架。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认为教师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纲五常”是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主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以仁安仁,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类生命珍视热爱的基础上的,凸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与权利的尊重。“义”是从封建国家的公利出发确定的行为准则,凸显的是个人对社会及其他个体的责任与义务。

——摘编自张志建《合法性视域下的董仲舒德教思想研究》

材料二 宋代书院受到各方重视,总数达到720所,是唐五代书院总和的10倍以上,可谓多矣……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至仁宗宝元元年60余年的时间内,朝廷通过连续不断地赐田、赐额、赐书、召见山长、封官嘉奖等一系列措施对书院加以褒扬,培植出以岳麓、白鹿洞、睢阳、嵩阳为代表的“天下四大书院”,并且以其声名显赫之势,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集中体现了宋初书院替代官学的作用,以及由此而被强化的教育教学功能。

——邓洪波《宋代书院的开拓与进取》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德教思想主张。为此,汉朝统治者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2021-07-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