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04 道试题
1 . 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一世即位后,在第一件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中多次提到,阿胡拉·玛兹达(波斯神话中的创世神)将逆党首领交到大流士手中,由大流士惩处。这反映出波斯帝国(     
A.疆域经由战争大规模扩张B.皇帝借助神权强化其权威
C.国家统治不稳定因素消除D.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大帝国
2024-04-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画家雷荣厚于1957年创作的画作《草地来了拖拉机》,图中一对藏族母子开心地走向远处的拖拉机,图片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西藏地区已经进入社会主义B.国家建设惠及少数民族地区
C.西部省份成为国家建设中心D.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民主
2024-04-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康有为于1888年12月10日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极言时危”,建议皇上取法泰西,实行改革,及时变法,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三点建议。“朝士久未闻此事,皆大哗,乡人至有创论欲相逐者”。朝野上下对康有为上书的反应表明(     
A.变法运动存在强大阻力B.清朝对民族危机麻木不仁
C.社会革命遭到强烈反对D.民众普遍反对康有为主张
2024-04-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人多次越界捕貂、抢劫,清政府曾多次致函沙俄,抗议越界行为。沙俄政府应清政府要求将越界的俄国人逮捕治罪,“有割耳鼻者,亦有砍手者,大辟者”。这体现了当时(     
A.中俄领土矛盾基本得到解决B.中俄具有疆域边界观念
C.条约维持了中俄两国的和平D.传统宗藩体系得以维系
2024-04-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完颜亮南迁猛安谋克始于正隆元年(1156年)。这一时期猛安谋克主要向山东、河北等地南迁,南迁女真人共计约42万人。完颜亮迁都中都后,女真宗室贵族也必须随之迁到中都及中原地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B.加快中原地区经济发展
C.瓦解女真宗族的势力D.推动基层治理体制统一
2024-04-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插花艺术因其所包含的意象美与深邃内涵而深受士大夫喜爱。在花材选择上,宋代士大夫偏爱松、竹、梅、兰、桂等花卉;在结构方面,宋代士大夫注重凸显花卉的线条美以及品第的高低。据此可知,宋代的插花艺术(     
A.体现重文轻武的时代风貌B.反映经济发展对文人心理的塑造
C.彰显朴素淡雅的哲学观念D.体现社会整体审美旨趣渐趋高雅
2024-04-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政府编修药典《新修本草》时,集中二十多个来自各领域的人员,并让各地提供药物图样,仅两年编成颁行;僧一行进行大地测量,测量地域南到中南半岛,北到蒙古高原。这说明唐代科技发展(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受到各级政府支持
C.注重解决实际问题D.得益于国家的统一
2024-04-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魏晋名士大多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在乎社会评价,常常做出任性率真、狂放怪异、在世人看来出格的举动,如裸身、学驴叫、钻狗洞等。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时期(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包容B.政局动荡使社会心理畸变
C.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减弱D.门阀政治下士族享有特权
2024-04-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禅让制一直以来被儒家理想化为圣人主动让贤,但近年出土的郭店简中记载“(圣人)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据此学者推断圣人并不一定是因为内在德性而自觉自愿地禅位。这说明(     
A.新材料证明了禅让制是传说B.儒家长期错误地解读禅让制
C.出土文物可以丰富历史认知D.历史真实性取决于考古证实
2024-04-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木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他经常整理经典,并且将理论内容实践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众多科学思想。朱熹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他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而其为教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朱熹强调在进行自然知识学习时,不仅要集中在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升华到人的社会以及道德层面上。他还认为为学需要先穷理,而要穷理则必先读书,这是因为“天理”的精髓和底蕴均蕴藏在圣贤书中。

——摘编自李宏爽《朱熹科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人才培养的启示》

材料二   康有为在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 梁启超也曾在《格致学沿革考咯》一文中写道:“培根常日格致之学,必当以实验为基础;又曰,一切科学,皆以数学为其根。”首倡近代科学教育的严复提出“凡西士有言,凡学之事,不仅求知未知,求能不能已也。”他要人应用科学方法于事事物物,实在为科学教育之极致。改良主义者们希望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代替《四书》《五经》等旧知识,他们还主张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仿照西方模式在中国建立具有现代形式的学校系统。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张改革科举、学以致用,并希望把“西学”列入考试的内容。

——摘编自牛楠《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科学教育思想研究(1901-1937)》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至今仍然是我们党的人才战略和科技战略的指导方针。在邓小平科教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科技成果形成了规模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摘编自王建锋《浅析邓小平科学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朱熹、维新派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科学教育思想的创新之处,并谈谈你对科学教育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