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内容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四   宋朝开国后,统治者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创建“士人政府”,实施文治,以文抑武。为此,就要恢复作为“士大夫政府”附属物的科举考试制度,用以选拔数以万计的文官去填充它。

——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哪几种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唐之间选官标准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遵循怎样的基本国策?这对宋朝的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11-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被推定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绘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大明混一图》,北起蒙古高原,南括爪哇岛,东至日本,西达欧洲与非洲。地图上绘出了非洲南部的“三角形”,比欧洲人早了将近一百年。这反映出(     
A.明朝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B.中国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C.古代中国航海地理知识先进D.明朝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2023-11-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就停止了,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白银黄金资源丰富B.铁钱数量非常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D.主要是物物交易行为
2023-11-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     
①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④推行郡县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11-24更新 | 81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自20世纪70年代末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     
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
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2023-11-21更新 | 200次组卷 | 37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2023-11-21更新 | 199次组卷 | 89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14次组卷 | 46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所谓土断,就是将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持下的“庚戌土断”(364)。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缓和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2023-11-15更新 | 1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中图1、图2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简述两税法的推行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