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为古籍中有关中国农业起源传说的不同记载。这些记载可用来例证 ”(     
“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以省杀生”
“昔烈山氏(炎帝)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
“后稷(周人始祖,名弃)教民稼穑”
A.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性B.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
C.史前学术领域的包容性D.早期文明发展的渐进性
2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注:“二年”指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规定,在干道上每隔十里设置的“邮”,是由十二个邮人之家组成的小型聚落,在从事耕作的同时,轮流当班负责文书传递。邮人随时待命,收到中央政府发出的重要文书和紧急文书后立即以步行方式传递至下一站。据此可知(     
A.文书行政有利于社会治理B.邮驿制度加强了边疆控制
C.人口迁移推动了经济发展D.干道建设增加了财政负担
3 . 秦汉时期,人们习惯把家族、宗族视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单位,对“以族举德,以位命贤”也有更大的接纳度。给官僚子弟以入仕特权,人们觉得那是人之常情;屡出贤官的家族,被认为能继续提供德才兼备的子弟。由此可知当时(     
A.官僚政治尚不成熟B.宗法制度仍在延续
C.门阀士族已经形成D.察举制度形同虚设
4 . 春秋战国时期,“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例如燕昭王“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秦孝公也曾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些现象(     
A.打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B.源于社会层级之间流动渐趋强化
C.促使平民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从墓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都是比较丰富的。这可以用来说明大汶口文化(     
A.贫富差距尚不明显B.手工业高度发达C.阶级分化较为突出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二战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援建的项目多集中于国营企业,有3/4属于重工业,其中钢铁工业项目更是占到了1/3。如在阿富汗的工业总产值中,苏联援助企业产值占45%,在国营企业中则占到70%。由此可见,苏联的经济援助(       
A.移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B.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
C.服务于扩张霸权的战略需要D.深刻改变了世界工业布局
7 . 1974-1979年,美国国会共通过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外贸法案70多项。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积极促进多边贸易、地区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通过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开创一个全球经济的新时代”作为战略目标。这一过程反映了(     
A.美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下降B.国际贸易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C.美国主导国际贸易规则制定D.贸易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8 . 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上下弥漫着对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强烈要求“战争夺走的一切将由   战争夺回”。当一战爆发时,西方各国工人阶级的领袖随即由国际主义者转变为民族主义者,法国的反战领袖、社会主义者饶勒斯甚至被刺杀。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欧洲列强主宰国际局势B.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泛滥
C.西方国家内部分化加剧D.法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5世纪的欧洲,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家世和出身不再发生影响,除非和有闲及继承来的财产联系在一起”“追求充满活力的群居生活或家庭生活,乃至纷乱和冒险的生活”。该变化(     
A.摧毁了欧洲宗教神权B.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C.催生了新的民族国家D.迎合新生产关系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他们经营着中国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调味晶和香料、拜占庭帝国的珠宝和精美织物;他们的冒险还来到之前从未有过系统的远距离贸易的地区;他们带着驼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用食盐、钢、铜和玻璃从西非诸王国换回黄金和奴隶;他们造访东非沿海地区,从那里获得奴隶和兽皮等当地的土特产。”这里的“他们”(     
A.成为亚欧非交流的桥梁B.垄断商路威胁西欧市场
C.引领航海时代促进全球联系D.开通丝绸之路推动东西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