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人物流动。

下表为1493年后美洲与欧亚大陆的人口流动和物种交换情况   

1493年后迁移到美洲的新物种
人种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亚洲黄种人
动植物家畜马、牛、猪、羊、鸡等
农作物小麦、燕麦、大麦、稞麦等
水果橄榄、葡萄等
疾病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病原体
1493年后迁移到欧亚大陆的新物种
植物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等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及《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整理


(1)整理者为何会以1493年作为重要时间节点?
(2)原产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品种传入,对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3)请按示例简述表格所提及的人种在15—16世纪向美洲的流动情况。   
人种流动情况
欧洲白种人
非洲黑种人
示例:
亚洲黄种人
明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私商贸易兴起,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黄种人经过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等途径,迁入美洲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种流动的影响。
2023-04-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对外交往

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许多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判断①②分别指代的路线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交往途径全盛时期相关史实
陆上“丝绸之路”③(朝代)在西部疆域设有④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其东端起点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海上“丝绸之路”⑥(朝代)开辟了由⑦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材料二 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新航路开辟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炼出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变迁”的历史信息,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文所学将下表补充完整。
2021-11-28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材料一   (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   (北宋)国初取进士,循唐故事,每岁多不过三十人。太宗初即位,天下已定有意于修文,特取一百九十人,自唐以来未之有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三·举士》

材料三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在西方国家政府中,政府部长等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对政策的正确与否负政治责任,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摘自《选择性必修一》

材料四   在我们西方所有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归功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美)艾伦·坎贝尔

材料五   汉承秦制,“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计簿”,御史大夫检查计簿所载数据的真伪,丞相府则据实以行奖惩,绩优者升迁。为了防止官吏弄虚作假,汉朝颁布了《上计律》、《功令》、《考功法》,其中规定了“上财物之计簿而欺谩不实”的行为为欺谩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吏,也要免职。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在职才能的考察。各部门长官在对其下属进行初考后,考核结果要“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

——摘编自刘守芬等《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1)按照要求,完成表格。
时间

先秦时期

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官制

B

九品中正制

D

标准

A

德才

C

E

(2)材料一中唐太宗“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结合所学,分析出现材料二状况的原因。
(4)依据材料,归纳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看法。
2024-02-26更新 | 5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语言文字与文明发展紧密相联。某校语言文字研究社围绕“语言文字与文明”的主题展开探讨,搜寻到以下材料。

1.请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古文字与表格中的说明相匹配(填选字母)
古代文字相关描述

①用于书写罗马法

②可能载有玉米神的崇拜

③出土于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的城邦遗址

④可以佐证早期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⑤有助于研究中华民族早期国家的发展

2.下图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祭祖时铭刻的汉字祝文,内容为“维太平真君四年 癸未岁 七月廿五日 天子臣焘 使谒……”,发现地点在内蒙古东北部的嘎仙洞石壁上。据此能够佐证北魏统治者(     )(双选)

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祝文
A.起于长城以北B.与汉民族同源C.接受中原文化D.统一黄河流域
3.16世纪,马丁·路德将圣经《新约全书》从拉丁文翻译成德文。这直接推动了德意志(     
A.科学革命发生B.民族教会出现C.民族国家建立D.统一国家诞生
4.语言文字的传播促进了文明的交流。研究社为探究这种历史现象,制作了三块展板。

(1)展板一中的“□□□□”应填写(     )(单选)
A.腓尼基人       B.阿拉伯人       C.雅利安人       D.苏美尔人
(2)展板二中,《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创作时代相当于中国的(     )(单选)
A.魏晋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3)依据展板三,请对下列有关英语传播的叙述作出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英国首开欧美航线,将英语传到美洲。(     
②工业革命的拓展推动了英语的传播。(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冲击了英国的霸权地位。(     
④英国创建东印度公司展开殖民活动,扩大英语影响。(     
5.综合以上探究,谈谈语言文字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2024-01-1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何谓“西方”?

“西方”是一个频频出现于历史学习中的概念,某学校历史学习社对该词语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列出了一些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A.亚里士多德B.查士丁尼一世C.查理曼大帝

D.牛顿E.康德F.马克思
(1)将上图中的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相对应,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人物事迹
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建立起庞大的法兰克帝国,强化基督教势力,享有“欧洲之父”的荣誉之称。
发表《共产党宣言》,撰写《资本论》,揭露资本主义弊病,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乙同学梳理了西方影响世界的重要线索。

A.东印度公司股票B.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字现场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示意图

D.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流水线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徽标
(2)根据以上图片,归纳“西方”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世界?

丙同学搜集到了著名学者于尔根2021年出版的《全球史讲稿》,其中提到:一个跨大西洋的政治意义上的西方——从1941年《大西洋宪章》的章程开始酝酿——直到1942年初随着战争向全球的蔓延才得以实现。政治上的西方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它的首要对手是国际法西斯主义,次要对手是1945年之后的苏联共产主义。

(3)于尔根认为的“政治意义上的西方”指的是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西方”这一概念的理解。
2024-04-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关于谥号的主题学习。

在历史学习中,小明对中国古代君主谥号的含义及其演变产生了探究兴趣。他首先读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帝王谥号产生于西周而流行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后,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而予以废止,西汉王朝建立后又重新予以恢复。”

——赵志伟:《谈谈皇帝的各种“号”》

1.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小明可能会如何理解谥号产生于西周、废除于秦朝的原因?

接着,小明又通过资料查阅,了解了谥号的含义:谥号是君主死后,根据其生平和地位,为其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谥号分为美(褒)谥、平(怜)谥、恶(贬)谥三类。为此,小明搜集了一些君主的谥号,并与其生平一一对应。

材料二

君主生平谥号
①____朝,孝武皇帝—刘彻雄才大略,积极有为;好功生事,穷兵黩武武(美谥,威强叡德曰“武”)
②____朝,玄宗—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由治而乱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美谥)
③____朝,嘉靖—朱厚熜荒废朝政,迷恋求仙,禁行海外贸易,内阁首辅更迭频繁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美谥)
④____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开拓版图,奠基中华疆域;乾纲独断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美谥)

2.请帮助小明依据材料二中君主的生平和谥号填写相应的朝代。

小明整理表格时发现,自唐以后的文献多以庙号、年号而非谥号代称皇帝。

3.请尝试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表格所列君主谥号与小明所了解的谥号的依凭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小明为深入研究谥号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作用,又收集了相关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三   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但)选用的谥号……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完全虚伪的。

——柳士镇:《谥号、庙号、尊号与年号》(《七彩语文》2018年03期)

材料四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虽事乖正直,而理合名教,讳之可也。”

——据王杰:《汉代谥法研究》改写

4.综合以上材料,如何认识柳士镇与刘知几观点的不同?
2023-12-13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基层治理之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

朝代

赋税制度

户籍制度

时代特征

战国

秦汉

田赋、人头税

徭役

编户齐民

铁器牛耕出现、封建社会建立、巩固

魏晋

租调制

黄籍、黄籍、“土断”

初期

大索貌阅

国家统一、统治秩序相对稳定

中期

两税、徭役、募役法

主客分籍

租庸调、两税法

夏税、秋粮、金花银③

中央集权、白银流入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④

永停编审

朝代

赋税制度

户籍制度

时代特征

战国

秦汉

田赋、人头税

徭役

编户齐民

铁器牛耕出现、封建社会建立、巩固

魏晋

租调制

黄籍、黄籍、“土断”

初期

大索貌阅

国家统一、统治秩序相对稳定

中期

两税、徭役、募役法

主客分籍

租庸调、两税法

夏税、秋粮、金花银③

中央集权、白银流入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④

永停编审

(1)阅读下列“中国古代赋税、户籍制度沿革表”。将字母所示信息,填入表格中编号所处位置。
A 摊丁入亩B租庸调制C诸色户计D黄册制度E一条鞭法F两税法G少数民族建立统一政权
H中央集权、商品经济发展I局部统一、赋税标准变化J北方战乱、江南开发
(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概括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12-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道路:印记历史。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以下是文章的部分段落(引用者说明:段落与段落间多有大幅删节,不再提示)。

一、“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走俄国人的路”意味着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道路

“走什么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一直探索与争论的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并作出选择,即“走俄国人的路”。

2.“走俄国人的路”意味着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

二、“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三、“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经验启示

1.坚持独立自主,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

2.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坚持文明根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

4.坚持胸怀天下,走自己的路是走世界文明大道。

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实践中,从“走俄国人的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再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变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守正创新、文明根基与胸怀天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结论与宝贵经验。

(1)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走什么路的问题,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走俄国人的路”之外,还有“走日本人的路”“走美国人的路”等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请将以下表格内的历史事件与大概属于走什么人的路建立起联系。
A.“走俄国人的路”   B.“走日本人的路”   
C.“走美国人的路”   D.“走自己的路”
小题号历史事件道路(代号,请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人民公社运动
浦东开发开放

(2)借鉴材料中“经验启示”,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演变的认识。
2024-04-1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9 . 丝绸之路

材料一   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出了让游牧部落觉得它珍贵以外,丝绸在古代还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或作为中亚佛教寺院惩罚僧人的罚金。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塞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三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图中文字:“……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赀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诗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



(1)根据提示,将下列商路填入表格后相应的横线处。(填字母)
A草原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商路

途径地区

(1)_______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_______

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出发,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

(3)_______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亚欧大陆

(4)_______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在古代扮演的角色。
(3)以下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分析汉朝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的原因。
(5)请说明材料三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023-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他山之石。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是由外籍史家撰写的历史丛书。丛书每卷标题以外都配有副标题,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表格撷取了丛书中的部分标题,依据相关提示,将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填涂字母)
卷目标题副标题
第一卷秦与汉早期中华帝国
第二卷分裂的帝国
第三卷唐朝
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
第五卷元与明挣扎的帝国
第六卷
A.世界性帝国   B.宋的转型   C.最后的中华帝国   D.大清   E.南北朝
(2)丛书第一卷从秦朝写起,据此推测作者眼里“帝国”的含义当是(     
A.早期奴隶制国家B.分封制国家C.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D.封建割据政权
(3)丛书第四卷副标题“儒家统治的时代”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①儒学复兴   ②绝禁法家之术   ③文官士人地位高   ④文艺繁荣   ⑤八股取士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⑤
(4)丛书第五卷以“挣扎的帝国”作为副标题。如果这一标题意在勾连元明时期“国家政权与海洋间的关系”,那么,请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种“挣扎”的认识。
2024-03-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