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8—19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主体是小土地所有者和小商人。到20世纪末期,大批科技和管理人员、高学历白领雇员、部分蓝领雇员和政府庞大的官僚集团,发展成为美国中产阶级新的主体结构。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分工细化造成两极分化严重B.国家精英教育的发展
C.经济和政治变革促进了社会流动D.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2023-09-21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西汉文帝后期和景帝中元六年地方政区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     

A.政治中心发生东移B.王国威胁解除
C.中央行政体制调整D.政治局势趋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茶马古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祖国内地传入吐蕃……据唐人封演所撰《封氏见闻录》记载,唐时饮茶风气的形成与佛教禅宗的流行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是禅僧们到吐蕃传法的同时也将饮茶习俗作为一种“坐禅不寐”的技巧传到了吐蕃僧众之中……不过,汉、藏之间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的大规模开通与兴起应是在宋代。此时饮茶习俗在藏区已逐渐从上层普及到民间,茶开始成为整个高原藏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用品。为此造成了藏区对茶叶需求量的骤增。这也导致了由宋朝中央政府直接介入的汉、藏之间大规模茶马贸易的兴起。

——摘编自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材料二   清末由于印茶入藏,使汉、藏经由茶马古道而进行的茶马贸易受到冲击和影响。为抵制印茶,清末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改良茶种,整顿茶政……内地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战乱和川藏纠纷,虽以国家和政府角色茶叶输藏逐渐淡出,但是汉、藏民间商人之间的茶叶贸易却始终活跃,内地茶叶仍畅行于藏区,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仍成为沟通内地与藏区的重要经济联系,并一直延续至民国末。

——摘编自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宋时期茶马古道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马古道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很早就形成了收藏并欣赏前人遗物的思想。或出于对先人成就的崇拜,或出于强烈的宗教热情。

18世纪下半叶,欧洲人考古的兴趣逐渐由挖宝转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包括对建筑遗址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开始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视作文化遗产。雨果在《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中强烈呼吁国家将历史建筑等视为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并立法保护。1830年,法国任命了第一位历史建筑监察官,1837年成立全国性历史文物委员会,1840年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登录与保护。此后,英、德、意等国都通过了相关法律并公布了国家古迹。

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对缔约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清晰地界定,要求每个缔约国都应该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本国的文化遗产,必要时可以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摘编自王新文等《回到原点的追问:试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变化的原因。
2023-06-13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2011年,英国《卫报》揭露了美国军方研制软件操纵社交网络,一名美军可以拥有10个虚假身份出现在网络上,在其他国家制造亲美的网络舆论。据布鲁金斯学会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美国国务院在相关活动上花费将近1亿美元。这表明(     
A.冷战仍然在网络世界中延续B.美国意图操纵舆论维护利益
C.技术进步导致战争形式变化D.英美利益分歧同盟关系破裂
2023-03-23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西周君主继位序数、谥号、姓名与世代序数之考察。据此推知,西周时期
继位序数谥号与姓名世代序数继位序数谥号与姓名世代序数继位序数谥号与姓名世代序数
1武王(姬发)5穆王(姬满)9夷王(姬燮)
2成王(姬诵)6共王(姬翳扈)10厉王(姬胡)
3康王(姬钊)7懿王(姬囏)11宣王(姬静)
4昭王(姬瑕)8孝王(姬辟方)12幽王(姬宫涅)十一
A.宗法继承以嫡长子为主B.王位继承方式出现变化
C.国家制度建构尚不成熟D.天下共主局面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3世纪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领导,建造资金则由大行会募捐,教会人士也参与其中。教堂被教会称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则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标志,成为本城实力与威望之所寄。这反映出当时(     
A.宗教改革导致教会地位降低B.文艺复兴推动人文思想传播
C.商贸中心转移改变贸易格局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观念变化
2023-03-09更新 | 1499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张之洞评价《时务报》时说∶“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凡所采录,皆系有关宏纲,无取琐闻……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他还饬令官销《时务报》。这可用来说明张之洞(     
A.赞赏维新派的救亡之举B.与维新派政见基本一致
C.政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D.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罗马共和国时期规定任何女性都要受一个男性亲属或伴侣的监护。到罗马帝国初期,凡自由民妇女生有子女三人以上或被释女奴生有子女四人以上,不论是否婚生,子女都享有“子女特权”,且丈夫死后,即可免除监护。这一变化说明罗马法(     
A.保留习惯法的人文性B.发展利于妇女地位提升
C.蕴含主权在民的思想D.保护全体罗马妇女权益
2023-05-1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前适应性演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美国从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主的国家。美国八千多座城市的人口数从1862年的620万人增加到1920年的543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美国总人口数的一半。尽管城市人口增长的部分原因应归结于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移民的到来。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农村,有的来自国外,有的来自其他美国小城镇。美国南方的黑人,饱受经济剥削、种族歧视和债务之苦,有些人就离开农场出去闯荡赚薪水,以求温饱。他们顺着水路或者沿着铁路,去往北方扩张中的商业或工业中心城市。在20世纪10年代末,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大了就业需求,大批新移民纷至沓来,北方城市的黑人社区发展尤其迅速。

——摘编自丘达柯夫《美国城市社会的演变》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诅,分析美国20世纪初城市人口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我国人口问题的合理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