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明代前期,督抚官员以行使监察职能为主,此外还处理地方特定事务;到明代中后期,督抚逐渐演变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监察职能已不再是其主要职能,但在行政序列上,督抚依然隶属于都察院系统。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A.地方监察效能的提升B.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C.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D.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2022-10-19更新 | 44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汉初年,诸侯国多在边远地区。东汉时,诸侯王多被封在洛阳以东,且离洛阳皆近。其中,离洛阳最远者为河间国,2500里;离洛阳最近者为陈国,700里;其他王国离洛阳一般在1000里左右。东汉王国封域的变化(     
A.改变了郡国并行的局面B.扩大了郡县官员的职权
C.有助于王国问题的解决D.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某地区近代以来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符合的有(     

①拉丁舞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②独立战争之后考迪罗独裁权カ的形成
③华工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主要劳动カ
④因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公”级称谓的国君随葬鼎、簋数高于“侯”级称谓的国君,这也导致其配偶墓葬中出现相似的情形。从春秋早期开始,第一、二等级(随葬有青铜礼器女性贵族)墓葬间的食器数量差异减小,到春秋晚期个别第二等级墓葬在青铜礼器的种类和数量上已超过第一等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畿内与地方贵族的差异B.女性配偶身份的高低
C.封国间整体实力的消长D.礼乐制度遭受到破坏
2022-05-06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玉米原产美洲,具有耐寒、耐旱、产量高的特点。1494年2月,哥伦布船队的一个船员从美洲带回了一包老玉米,此后玉米被好奇的西班牙人试种。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允许农民用玉米作为赋税上交,后来玉米种植向欧洲各地扩展。据此可知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B.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C.物种交流源于新航路的开辟D.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2022-04-21更新 | 1110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4届普通高中协同发展共同体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代中国选择、规划标准时区的权力与实施境况,不仅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状况密切关联,并映射政治进程的重大变化,还与时间的全球化密不可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中央观象台提出将全国划分为5个标准时区,即:中原时区(GMT8)、陇蜀时区(GMT7)、回藏时区(GMT6)、长白时区(GMT8.5)、昆仑时区(GMT6.5)。

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官僚买办以及民族资本工业的出现,航运、铁路等公交企业和电信、邮政等公用事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五时区特别是中原时区的应用。中原时区的标准时刻,由位于上海租界的徐家汇观象台提供,以电报形式将标准时刻传递到各地所属机构。短短几年,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建立了广播电台,在车站、码头及繁华街道设置有大钟,为普通市民提供时间服务。南京、青岛等城市还每日定时为市民鸣放电笛报时,中原时区的标准时得到了有效实施。然而,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未尽见实行”。

——摘编自孙毅霖《民国时期标准时制的发展》

材料二   19377月起,日本强令伪满洲国使用东经135°标准时,以宣示伪满洲国“国家疆界”的存在及与日本本土在标准时间上的一致。广西本属陇蜀时区,应以东经105°(GMT6)为中央经线。但193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通令全省“一律严守本省采定东经110°为标准时刻”,造成陇蜀时快20分钟,比中原时慢40分钟的局面。1939年国府迁渝,为适应抗战军事部署的需要,国民政府再次重申五时区制并规定以陇蜀时区为标准时间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改用陇蜀时间。

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无以“北京时间”作为全国通行的标准时间的决议或法规。但伴随各地方政府的成立,尤其是伴随人民军队军事战略的迅速推进,将军队一直沿用的中原标准时区推向全国,各地电台在实际工作中也自觉以北京所在的中央经线的平太阳时为准,以显示与中央政府的一致,“北京时间”遂成为约定俗成的民用称呼。至此,近代以来未曾整齐划一的标准时间底定一统,自下而上地成为新中国的一项时间制度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标准时间。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近代中国的“时区政治”及其嬗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民国时期推行五时区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北京时间”被确立为标准时间的特点与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人民解放军长期处于临战状态。近30年来军队的主战武器、训练方式没有大的变化。1977年中央军委决定,统一全军上下的思想,明确教育训练的地位,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应该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全军在裁减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对编制体制进行重大调整。为适应多兵种合成训练需要,1989年全军颁发新军事训练大纲,首次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步骤进行统一和规范,建立了现代条件下单兵、分队、合同战术和战役四个层次有机衔接的训练体系,实现了我军由注重单一兵种训练向注重多兵种合成训练转变。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需要,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专家教授深入部队演兵场开展全军高科技知识教育和军事理论创新。2006年,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强调,应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全军和武警部队在着力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这一核心能力的同时,加强反恐、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明显增强。

——摘编自《解放军报》2008102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年以来我国军队训练战略的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977年以来我国军队改革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青铜器龙纹在商代晚期盛行,其花纹规整对称,风格粗犷庄严,形象夸张神秘,指向原始力量。而西周时期的龙纹造型简化、结构规律化,风格从雄奇庄重向秩序实用转变。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B.巫术祭祀日趋盛行
C.青铜冶炼铸造技艺进步D.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表现在
A.共和国变成了王国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国王“统而不治”
2022-01-12更新 | 5780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强制实行文化测验的移民法,规定凡年满16岁而不能阅读英文或其他语种文字的外国人,均不许进入美国。这一变化源于美国
A.转嫁危机的需要B.意识形态的偏见
C.种族歧视被消除D.工业化发展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