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566 道试题
1 . 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2 . 明代,合伙经营的契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活动中,以至于在应用样文书中也提供这类合同范本,如崇祯年间刊行的熊寅几编的《尺牍双鱼》,便载有《同本合约》。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B.经济纠纷激化了社会矛盾
C.政府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多边外交的实践相对有限,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1955 年后,一些原来对中国态度并不友好的国家开始对中国驻外使馆人员表现出友好的态度。1949~1954年,同中国建交的民族国家仅仅有印度、缅甸、印尼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而到1959年底,尼泊尔等11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至 1965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建国初期18个增加到49个……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摘编自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

材料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制定内外战略策略最根本的依据。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体现,国际交往主要是以合作为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江泽民则强调“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中国“不仅要发挥亚太地区重要大国的积极作用,更要争取成为国际社会‘指导委员会’(如联合国)和各种国际机制的关键成员,在‘有理有利有节’和斗而不破的策略指导下,渐进地和有效地推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之更加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方向”。

——摘编自张涛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选择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多边外交成功的范例,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发展的基础,并说明中国多边外交发展的方向。
4 . 唐初规定,门下省以侍中为长官,其享有审议、驳正官员奏状的权力,对国家财政、御史弹奏状、六品以下官员或司法机构“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员的奏抄等,若认为不便施行,可以封驳奏还。这一规定(     
A.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使地方和中央的矛盾趋于缓和
C.保障了唐代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面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对日本731部队在撤退之前毁灭罪证时的场景的描述(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那座利用特殊钢材和近50 公分厚的水泥墙盖起来的特设监狱,十分牢固……部队人员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一刹那,都吓得呆立不动了……他们发现在单人牢房墙上闪耀着黑紫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每个字约为 20厘米见方。监狱里根本无法搞到笔墨,一看便知道那是用鲜血写成的。一个个黑紫色的字迹,像高压电流般地冲击着这些慌忙进行战败处理的731 部队人员的大脑,使他们麻木了
A.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有效证据链B.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了历史解读D.史料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指出,各民族基于自然资源的优势而展开的对外贸易使所有的资本便可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亚当·斯密强调的是(     
A.贸易全球化及世界市场的形成B.重商主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
C.国家应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D.对外贸易能增益各民族的福祉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体育外交: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强调“你们是代表新中国去比赛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提出“球打好了,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2017年指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据此可知,新中国重视体育外交主要是为了(     
A.展现中国时代风貌B.推进人类共同进步
C.建成世界体育强国D.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2024-06-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以下这组揭帖画(“羊货归豚图”“打鬼烧书图”“舟扇齐心图”“猪羊归化图”)选自1891年出版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本画册,该组揭帖画(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B.是民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回应
C.借助传统文化表明了民族立场D.揭示了现代化探索失败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代罗马文明经历了公元2世纪的黄金时代后,很快出现了“三世纪危机”,帝国内政治极端混乱,到处都是皇帝,最多时竟有“三十僭主”在位,奴隶和隶农起义也经久不息。由此可知当时(       
A.罗马公民法需发展至万民法B.日耳曼文明兴起具备有利时机
C.僭主政治导致罗马帝国衰落D.奴隶的反抗造成罗马政局动荡
2024-06-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练习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6年,毛泽东在听取中央各部委汇报经济建设工作时,批评了在汇报中流露出的不正确思想,他指出:当奴隶当惯了,总是有点奴隶气,好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叫他坐,他说站惯了。毛泽东意在强调(     
A.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贡献B.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
C.独立自主开展经济建设的必要性D.反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4-06-0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