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43 道试题
1 .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不但任期长,还拥有任命总理、提起全民公决、解散议会及宪法委员会等专属权力。但自宪法颁布的第三年起,没有一个总统敢于解散议会;相反,多名总统迫于众议院和舆论压力而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封建政治残余犹存B.共和体制得到巩固
C.政体变更颇为频繁D.参众两院彼此掣肘
2 . 中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日本利用我国传统中药处方所开发的汉方制剂,其销量占世界中医药市场汉方制剂总销量的80%以上;日本开发出的汉方“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总出口额相等这表明(     
A.经济价值是中医药保护的核心B.国际合作是遗产保护的前提
C.文化遗产保护可引入市场机制D.中医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
2024-05-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后继者统治西亚时期,大量建立希腊化城市。西亚被征服的波斯人被迫接受了希腊文化,包括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艺美术,乃至整个思想意识。同时,亚历山大也接受利用了东方的宗教崇拜和王权神化思想,以及东方尤其是巴比伦的科学。传入西亚的佛教,原来没有偶像,在吸收希腊雕塑基础上,发展出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跟随佛教传入中国,如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

——摘编自周谷城《古代西亚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魏晋以来,士大夫纷纷寻 觅儒学以外的思想方向,他们所奉行的“三玄”之学与佛教传入的“般若性空”学说一拍即合。北魏道武帝写给佛教僧人的信函中说“冀助威谋,克宁荒服”。基于北魏太武帝灭佛造成寺庙、佛像被毁的教训,其继任者文成帝要创出一番“与天地同久”的永业,选择了开窟造像以复兴佛教的举措。早期造像犍陀罗风格明显,中后期佛像多为瘦骨清相,服饰呈现出北魏汉化后的褒衣博带。云冈石窟也有少数初唐时期的造像,如第三窟菩萨像,肌肉丰腴,明显有唐时期的雕刻特征。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不再是皇家礼佛的场所,民间人士参与到开窟造像的活动中来。

——摘编自钟健《从云冈石窟看佛教造像的本土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化时代西亚地区文化交流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云冈石窟开凿的背景,并概括云冈石窟所反映的佛教艺术的演化趋势。
2024-05-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蒙古西征带动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如《元史》中记载抽调汉人千户随旭烈兀西征,波斯史料多处记载汉人学者傅孟质协助波斯学者编写中国历法,考古发现随军工匠定居地的建筑遗址充满了汉地艺术风格。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使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东移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C.扩大了元帝国的政治影响力D.客观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2024-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威尔·杜兰曾把亚里士多德哲学比做希腊人留给基督教的“特洛伊木马”,而正是托马斯·阿奎那把这匹木马拖进了经院哲学,这使得经院哲学达到了空前的繁盛,但也就此埋下了瓦解神学的伏笔。此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A.基督教信仰与理性主义的观念相悖B.经院哲学含有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C.基督教文化载体是研究教义的神学D.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
2024-05-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980-1037年)在其所著《医典》中,系统地列出了48种脉法,说明脉有沉浮强弱之分,各与一定的病症有关,并且说明了脉在寸关尺上。这48种脉法中,有35种与我国晋代太医令王叔和所著的《脉经》相同。据此可以推知(     
A.古代阿拉伯医学领先世界B.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
C.世界文化发展有共通之处D.古代医学发展具有同步性
2024-05-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黄帝内经》中的名篇《异法方宜论》说:“医之治病也,病而治各不同,皆愈者何也?歧伯曰:‘地势使然’。”接着列举不同地域之下,人民自然形成的机体生理特性的差异和常见疾病属性。这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内涵是(     
A.天人合一B.知常达变C.和而不同D.以民为本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随着新建筑材料的使用,民用性的建筑设施越来越多,从学校到民宅,从商店到旅店,对建筑物的艺术性要求开始减弱。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     
A.工业化与社会生活B.平民化与艺术发展
C.城市化与经济结构D.实用性与建筑艺术
2024-05-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玉米的起源与传播】民以食为天,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的玉米既是食粮,也是饲料作物。某中学同学就玉米搜集了大量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小组一     玉米的起源史

材料一     考古遗存中的玉米   墨西哥特瓦坎谷考古遗址出土的玉米

材料二     神话中的玉米   

根据古典史诗《波波尔·乌》中的说法,玛雅人的起源属于“植物变化说”。造物主最先是用泥土和木头造人,但都不太成功,后改用新的材料——玉米来造人:“黄色和白色的玉米造成了人的肉体;人的胳膊两腿用玉米团做成,唯有玉米进入了我们祖先的肌体。”。

材料三   文字中的玉米 ——玉米有文字历史的开始

哥伦布在1492年11月15日日记中所记载的农作物:“在那里(此时他们在古巴岛)有一片土地,种植着一种作物,结的果实有点像小麦,当地人称之为马西日(Mahiz,即后来西班牙语maiz、英语maize的词源,意为玉米)”。   

——《哥伦布的航海日志》

材料四   科学视角下的玉米

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巨猫洞最低层发掘出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7000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蝙蝠洞发掘出的王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600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000年。这就把玉米的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美国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的狭长地区。

——汤丽清《种子漫谈》

(1)现在史学界一般认为玉米最早起源于美洲墨西哥地区,根据第一小组收集的资料任选两则,从史料类型、研究价值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研究小组二     玉米的传播史

时间地区
公元前7千年左右驯化中心:北美墨西哥地区中部高原谷地玉米得到驯化和种植。
约公元前3千年前到1千年前左右拓展到中美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秘鲁发现四千多年前贮藏玉米的大型仓库;玉米在北美洲很多地方作为重要农业作物种植。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左右哥伦布西渡大西洋把玉米带回到西班牙。由于玉米耐寒且高产,能在土壤贫瘠的山地种植,此后30年传遍了欧洲各地和北非。
17世纪以来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成为仅次于麦类第二大粮食作物,与马铃薯、甘薯这美洲三宝一起支撑起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2)根据第二小组收集的资料,概述玉米的传播历程,并从人类文明的交流视角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俄国《新讽刺园地》杂志1917年5月刊登的以“民主共和国万岁!”为口号的漫画《他知道》。漫画中一位衣冠楚楚、看起来有些富态的绅士,站在工人旁边滔滔不绝地说:“兄弟,你为什么需要8小时的空闲时间?你的文化程度还不可以像我一样享受时间。”作者没在画中给出工人的答复,但在漫画的标题中写道:“他知道。”此作品反映出俄国(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切性B.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C.建立苏维埃政权时机的成熟D.革命深入发展的必要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