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43 道试题
1 . 罗马帝国通过陆续授予被征服者罗马公民权,建立自治市体系,在给予地方相当高的自治权的同时,主动吸引地方精英进入上层阶级的圈子。从公元1世纪开始,部分意大利人和其他行省公民也可以进入元老院。这体现了罗马帝国(     
A.国家治理的开放性B.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C.公民权利日益扩大D.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2024-05-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简介
埃及阿布米那基督教遗址早期基督教圣城,位于亚历山大城市的南部,城中的建筑包括教堂、洗礼池、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公共建筑、街道、修道院、民居和工场。
伊朗巴姆城堡“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的必经之地。城堡高约61米,占地20公顷,约建于萨珊王朝之前。
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遗址古城处于12世纪几种文化的交汇处,所以它的艺术和建筑能够把古希腊罗马的技艺与本地的传统及波斯的影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当地,许多纪念性建筑得以保存。
印度桑吉佛教古迹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佛教圣地。
中国莫高窟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韩国八万大藏经藏经处韩国最著名的三大佛寺之一、寺中存放着13世纪问世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高丽大藏经版。
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文艺复兴的摇篮,和美第奇家族的支持有关,还保存有米开朗琪罗、拉菲尔和达·芬奇的杰出作品。
捷克利托米什尔城堡承袭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廊式城堡建筑风格。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全》等

从表中选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世界文化遗产,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其配上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取和解说词须切合主题,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龚晓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大会号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摘编自朱艳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理性分析》

材料四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民营经济的新定位,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让民营经济永远走在“春天里”,重点在于地方政府如何把中央的精神具体落实到位,真正破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摘编自李群《“春风化雨”,让民营经济走进又一个“春天里”》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92—1997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状况,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意义。
(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根据材料四,提出两条让“民营经济永远走在‘春天里’”的建议。
2024-05-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为玛雅波南帕克神庙壁画(部分)。该图(     

A.属于一手实物考古史料B.对研究非洲文明有重要价值
C.见证了美洲文明的繁荣D.反映了当时玛雅人劳动的场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688年英国贵族在给玛丽公主的信中写道:“人们对时下政府处理宗教、自由和财产(这些全部受到政府侵害)的举措普遍不满,全国绝大部分人都渴望改变,前提是他们要得到默许他们起事的保护,以免在实现有能力自我保护之前事败人毁……”材料中所述历史事件的成功解决(     
A.迈出了挑战王权第一步B.处死了英国国王
C.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巩固了革命成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6世纪,阿兹特克人不仅修建了雄伟的金字塔和庙宇,也善于建造城市。1519年,在西班牙人入侵他们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时,其规模已有当时伦敦的五倍大。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欧洲文明远远落后于美洲B.不同文明存在相似之处
C.美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区域文明发展各具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5世纪,非洲撒哈拉以南马里帝国商业网中的贸易商品,主要包括农产品、矿产资源、手工艺品和奢侈品等,商业活动的交易形式主要包括本地贸易、中转贸易和沿海贸易等。这一现象(     
A.取决于外来文明的影响B.表明非洲文明已发展到顶峰
C.推动了马里帝国的兴起D.促进了当地商业活动的繁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西方列强,允许英、法等国在中国招募华工,广西有人开始被运往国外。1876年,北海(当时属广东管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从北海口岸出国的华工,每年多则4000人,少则数百人。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04年,英国在梧州设立“契约华工”接收站。

——摘编自石维有、张坚《华侨华人与西南边疆社会稳定》

材料二   清末的广西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产的百姓纷纷外逃。此外,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梁茜茜《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材料三   1940年,日军将越南作为向中国华南进攻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军事基地,导致广西边境交通受阻,广西人迁居海外的人数剧减。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南进侵占东南亚,大约有11万侨胞又迁回广西。而广西一大批爱国志士,利用广西的特殊地理位置,移迁至越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战胜利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少数广西籍士兵流落在缅甸和印度。

——摘编自向大有《民国时期广西向国外移民三个时段社会背景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西人口大量外迁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相较于清朝末年,抗战时期广西人口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     

A.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B.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D.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
10 . 鸦片战争以前,江南的善会善堂多为徽州商帮所建,主要为客居徽人提供丧葬、医疗等服务;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江南开始出现大批面向本地人的善会善堂。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业经济的衰退B.官方控制力减弱C.宗法观念的强化D.社会危机的加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