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41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后,激烈的政治变动在英国始终都没有出现……英国宪政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如1742年,沃波尔的下台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宪法先例,后来这一做法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同时,英国统而不治的虚位国王,在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制动阀”和“缓冲器”的作用。这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A.具有灵活性与稳定性并存的特点B.始终带有保守主义的色彩
C.促使议会正在丧失对内阁的制约D.阻滞了政党政治正常发展
2024-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背景下,戏剧在公民教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集体观剧的过程和对戏剧的品评经常被视为大型的参政模拟现场。民众乐于记诵戏剧内容,并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使用剧中流畅的表达和优美的修辞,甚至借模仿戏剧朗诵来锻炼自己的演说能力。柏拉图认为,“用这些故事塑造他们的心灵,比用手去塑造他们的身体还要仔细”。对于古希腊戏剧观众而言,他们所记住的不仅仅是戏剧人物的言谈和修辞,同时还有戏剧台词的内在逻辑结构,他们通过模仿剧作家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全剧末尾,歌队尽管受到神的警告,却依然心甘情愿地陪着普罗米修斯堕入地狱,“普罗米修斯在雷电中消失,歌队也跟着不见了”。今人阅读剧本时,凭借共情与想象力依然能够体会到剧场中心灵的震撼。

——摘编自颜欣萌《古希腊戏剧与公民教化》

材料二   清代戏曲塑造了一大批忠于国家、敢于谏诤、智勇双全的忠臣,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光宗耀祖的孝子,坚贞不屈、聪慧贤达的节妇,以及侠义相助、信义行善的义夫。随着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政府对民众的伦理道德要求更加严苛,“绝对道德”精神愈加明显。如在唐英的《芦花絮》中,闵损为打消父亲休妻的决定,不惜将错处全归为自己,甚至愿以死明志。清代禁毁戏曲成为一种制度性的查禁,如康熙十三年,礼部复魏象枢上奏禁止刊卖淫词艳曲;乾隆元年,工科给事中闾纮玺奏请严禁京畿演戏。此外乾隆时期曾令办理纂修《四库全书》处、军机处两处机构参与到禁毁戏曲剧本的活动中,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设立专门机构查禁戏曲。

——摘编自周妙中《清代戏曲史》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中国精神,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编自光明网《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戏剧在公民教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戏曲的社会教化不同于古希腊戏剧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传统教化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
2024-02-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阶层成为社会主体B.“滞胀”局面的出现
C.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福利国家”的建立
2024-02-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如“半两”“五铢”等。但是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自北宋其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清朝的“乾隆通宝”等。由此可知,铜钱上铸有文字(     
A.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发展B.确立铜钱成为当时唯一流通的货币
C.有较高的历史价值D.体现了统治者对于经济的控制
2024-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     
A.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名存实亡B.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C.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D.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
2024-0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唐高祖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政府曾三次颁布均田令。其中关于不同年龄段的“丁男”“中男”授田数量略有调整。与此同时,唐朝还划定“宽乡”和“狭乡”,其中,狭乡只按法定数额的一半授田。由此可知,均田制的推行(     
A.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B.以严密的户籍登记为基础
C.利于解决土地兼并顽疾D.易导致国家出现财政困难
2024-02-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朝时,新罗国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是一个稳定且组织完善的王朝,它严格地以唐制为样板,甚至统治阶级都使用中国文字,模仿中国的文体,接受佛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唐朝文化(     
A.被新罗加以全面复制B.深刻影响了朝鲜发展
C.给新罗带来文化殖民D.推动了朝鲜社会转型
2024-02-2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景帝即位后,用大臣晁错的削藩之策,削减一些诸侯国的辖地。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济南、淄川七国于汉景帝三年(前154)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为解决汉初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隐患,汉武帝采取了(     
A.实行盐铁官营B.分设刺史
C.颁布“推恩令”D.任用酷吏
2024-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之一,在柳湾马厂类型墓地中随葬的粗陶瓮内普遍装有粟,M339中4件粗陶瓮都盛满粟粒,鸳鸯池M134内一件大陶瓮中所盛的粟,按照陶瓮容积计算可达66.9公斤。这些考古发现(     
A.说明当时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印证当时已经出现定居生活
C.显示了农业生产的分工细化D.标志着早期国家的雏形初显
2024-0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中的数据变化主要说明宋朝(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南方的政治局面稳定
2024-02-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