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拿破仑统治.

小李同学在历史学习时发现,教科书中提到“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但他实行帝制,率领法军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小李同学尝试通过史料收集和研读,对“拿破仑统治”这段历史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材料1:(民众)满心欢喜地相信他们会不可逆转地获得和平。我自信地认为,那些人非常真诚地相信,无论作为执政还是皇帝,拿破仑都能利用他的权威挫败派系的阴谋,而且能够把我们从无政府的混乱中解救出来。

——雷穆莎夫人回忆录(1780-1812年)

材料2:(为了保证帝国的安全)拿破仑颁布帝国法令,重新任命我担任警察的首领,赋予我比以前更强大的职能……国家的所有监狱和警察部队都在我的掌握之下……我在王国的大城市里设立了常设军需部,把警察网络遍布整个法国,尤其是扩展到了边境线上。

                                   ——约瑟夫•富歇回忆录(1763-1820年)

材料3:(大革命10年之后拿破仑的上台)正是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他(指拿破仑)的政治才能,把他明确坚信的,同时为巨大的个人声望所加强的个人观念和信仰,与对法国大革命什么必要什么可能的明确意识结合在一起。

   ——历史学者 路易斯贝吉龙(1981年)

材料4:(拿破仑)依赖显贵的支持,该政体有助于界定和培养这些显贵。构成这些显贵的是成功的革命性的土地主资产阶级、职业人员和行政人员,也包括商业和工业界精英。他们支持拿破仑,因为他保留了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成果。

——历史学者 马丁莱昂斯(1994年)

(1)下列对拿破仑统治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
A.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B.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初期
C.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D.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
(2)下列历史文献中,能够对教材“拿破仑的统治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述印证的是(     )(单选)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法国民法典》D.《宅地法》
(3)从史料收集的角度看,小李收集的上列史料类别有何特点?
(4)从史料研读的角度看,分析上列史料涉及了“拿破仑统治”哪些方面的内容?
(5)如果小李以“拿破仑统治”为题进一步探究性学习,你有何优化性的建议?
2024-01-11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时代与个人(上海15个区试卷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2 . 赋税制度

赋役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某校历史社团为此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整理:

制度名称文献记载赋役制度变化趋势
A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皆总统于度支(户部)。从人头税为主转向①为主,反映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不断减弱的趋势。
从实物、劳役地租向②转变,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B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C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D雍正四年奉旨:以各邑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
(1)完成上表对应制度名称、变化趋势的填写。
制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变化趋势:E.货币地租F.土地财产
________________
(2)细心的小明同学从表格材料中发现C项“计亩征银,折办于官”的新特点。对此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双选题)(     
A.当时商品经济发展B.政府长期开放政策
C.郑和下西洋的影响D.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小亮同学想补全表格中缺失的秦汉部分,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班固:《汉书·食货志》

(3)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时农民需要承担的赋役种类。
关于秦朝征收“泰半之赋”,小明同学有所怀疑。在社团老师指导下,搜集到一条秦简材料:

材料二:租误券。田多若少,耤令田十亩,税田二百四十步,三步一斗,租八石,·今误券多五斗,欲益田,其述(術)曰:以八石五斗为八百。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

学者彭浩对此材料解读如下:简文中的“税田”即应税之田,是240平方步,合当时的1亩,相当于全部土地的1/10。“税田”的全部收成就是“田十亩”的田租。

(4)材料一、二在记载秦朝农民赋役问题上有何不同?请你从史料实证的视角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国境关税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之一。

材料三:近现代中国海关大事记

1842《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即协定关税权。
1927-1930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收回关税自主权,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制定税率。
19491025日,海关总署成立,标志着中国“海关独立、关税自主”的开始。
198011日,海关恢复征税。
1985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关税税率调整愈加规范。
1992年底——2001年初1992年以来,中国先后4次自主降低关税,由43.2%降低到15.3%,总降税幅度近65%。
2001年—2010200112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履行入世承诺,先后4次降税,关税总水平从15.3%降至9.8%,降幅高达35%。

——根据财政部关税司《波澜壮阔七十年,关税见证伟大历程》等资料整理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海关变化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村落、集镇城市与居住环境
(1)根据提示,将相应内容填写在框内横线处。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西汉长安城复原平面图

①观察图片,你认为长安城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
②你认为导致长安城形成这种布局的原因有哪些?

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近代上海基础设施建成时间表

项目区域
租界华界
第一条马路18461897
第一盏路灯18651873
第一次供水18831902

材料二 上海有三个城市管理机构,三个司法体系,三个警察局,三个公共交通系统,三个水厂,还有三个发电厂。电压在法租界是115伏,而在公共租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不相同。

——石海山等著,朱荣法译《挪威人在上海150年》

材料三 外国人声称,中国人划租界给他们居住,是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不受欢迎。他们被丢在这块沼泽地,并且被告知说随他们在这里怎么过。外国人花了五十多年时间把这块沼泽变成了一座令人赞叹的城市。很清楚的是,他们被限定住在那里,也就是说那里是他们的聚居地,事实也正是这样。没有人管他们。这座令人赞叹的城市的建成,中国当局并未出过力。


(3)①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②为什么近代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呈现上述特点?
③你如何看待上述外国人的观点?
2022-06-1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5月线上模拟历史试题
4 . 中西法律文明

法律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


(1)某同学以提纲形式整理了中西方法律文明演进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成就,请帮助其完成提纲。(填写字母)
A.民法典   B.问刑条例   C.大宪章   D.十二铜表法   E.1787年宪法   F.钦定宪法大纲
一、西方法律文明的演进
(1)古罗马法律体系:《①________》《罗马民法大全》
(2)中古西欧法律体系:“日耳曼法”、教会法、②________
(3)近代西方法律体系:《权利法案》《③________》《法国民法典》
二、中国法律文明的演进
(2)古代中华法系:“铸刑书”、《唐律疏议》《④________》
(2)近代中国法律体系:《⑤____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新中国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⑥________》

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法律体系,该同学找来了两段材料

材料一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大利)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1764年)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整理自《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皆家而已……夫中国刑狱之平,至于虞廷之皋陶极矣。然皆以贵治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以豺狼……虽有尧舜为之君,其治亦苟且而已。何则?一治之余,犹可以乱也。

——严复译《法意》(1909年)

注:《法意》即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材料一、二所涉国家分别采用了哪一法系?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的特点。
(4)结合时代特征,解释严复对中国法律体系的评价。
2022-05-21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5周年,社区设想以《回到历史的现场----共和国历史回眸》为主题的多个板块内容进行宣传。邀请你协助筹备其中第一板块,以下是初步收集的资料:

材料1:“民众游行,广场三十万人,红旗,红额,红灯,一片红色。燕都自辽金元明清以来,殆未有之盛典。”

——民主党派代表黄炎培1949101日日记

材料2:昨日会推元首,我公荣膺之选,为吾国得人庆也。英伦三岛昔以鸦片强迫售我……桎梏百年,贫弱日甚,后虽设禁,终多粉饰。我公发愤为雄,力图自强,必能继前贤,铲此烟毒,一雪此奇耻。

——1949101日出版家张元济私人书信

材料3:北京和延安一样充满了歌声/五星红旗在这绿色的城市中上升/密集的群众的海洋:无数的旗帜在掌声里飘动,就像在微风里颤动的波浪。(1949101日创作)

——诗人何其芳诗作《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材料4

国家博物馆馆藏1949年10月1日照片

材料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庆祝大会上,由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以无比的巨响震撼着全世界。他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
1.依据上列资料,请为宣传活动第一板块以“_____的回眸”形式拟定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2.材料2中“昨日会推元首,我公荣膺之选”中的“会”、“我公”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判定材料2是否符合第一板块主题的选材要求并简要说明。
3.从史料收集的角度看,上列资料来源有何特点?哪些资料能够形成互证?
4.如果要为第一板块资料进行优化和补充,你会对工作人员提供哪些操作性建议?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宝山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从墨西哥看近代世界的连接
某学习小组对墨西哥从古代走向近代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他们发现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世界连接的某些面相。

首先他们研究了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阿兹特克文明,这是古代美洲灿烂的三大印第安文明之一。

(1)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除了阿兹特克文明之外,还有_________文明和_________文明。(填空)
(2)阿兹特克人利用浮动园地种植的农作物有(     )(双选)
A.玉米B.水稻C.小麦D.辣椒

接着,学习小组研究墨西哥及其他拉丁美洲地区后,发现:西方殖民者在物质和精神等各个层面,侵略了拉丁美洲:

1521年,西班牙人占领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材料一:下图的版画创作于1505年,是欧洲人描绘美洲土著的最早作品之一。版画描绘美洲人以公社为单位生活,任何人都不享有私人财产。(版画出自本特利《新全球史》(第五版))

(3)欧洲人版画中的美洲土著人形象有何特点?这一形象特点在西方人的心目中长期存在,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拿破仑战争使得西班牙政府无法维持墨西哥的银矿业,加上拉美独立运动,所以在1790—1799年和1820—1829年间,世界金、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鸦片贸易于是被用来吸纳中国的白银。尽管这些政治剧变后,世界银产量又逐渐恢复,但直到1860年才真正达到1800年的生产水平。大约自1755年起,中国的白银几乎全部是通过欧洲国家从拉美地区进口而来的,也因此直接受到19世纪美洲白银产量下降的影响。

——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4)在世界近代史上,拉美白银生产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分析及所学,你如何认识近代世界的连接?
2024-03-28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去年是中国轮船首航长江150周年。在中国被迫开放的近代化进程中,水运便捷的长江在事实上成为中国近代救亡文化发生发展的推进路线。

材料一   美商琼记洋行“火箭”号轮船手绘图

材料二   1873年7月9日《申报》航运栏中,进入和驶离上海的客轮信息

材料三   1920年,长江流域的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先后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次年7月,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会的13名代表中,有11名代表来自长江流域各省。

——冯天瑜等《长江文明》

材料四   宜昌大撤退主要由私营的民生公司船队完成。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民生公司号召将一切工作迅速转移到战争轨道,集中宜渝(重庆)线上所有轮船,抢运川军数万人出川抗日,并组织长江中下游的工业设备、物资和人员撤退到西南后方。 民生公司也因此付出巨大代价。

——据冯天瑜等《长江文明》整理

(1)殖民者获得内河航运权,是以下哪次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获得的特权(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依据材料一,“火箭”号使用的动力应是(     
A.风力B.水力C.内燃机D.蒸汽机

(3)中国人建造的使用与“火箭”号相同动力的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序幕,是在(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末
C.19世纪60年代D.20世纪初

(4)观察材料二中长江客轮信息(加亮部分),说说这一时期营运公司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四中民生公司的行动,体现出抗日战争怎样的特点?
(6)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长江客运与中国近代救亡文化发展。
2024-03-15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 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局外中立

外交概念的“中立”,指一国对交战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立场,包括战时中立与永久中立。

材料一:一战前中立外交发展简史

(1)16世纪:近代中立概念逐渐萌发。
(2)17世纪:中立一词正式提出,成为国际法中的一项独立制度。
18世纪:中立制度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突破。俄国在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在拿
破仑战争的中立政策,为战时中立理论提供了具体实践。
(3)1815年,在本国意愿和大国意志下,瑞士成为最早的永久中立国。拿破仑战
争战胜国普遍认为“中立的瑞士有益于大家”。
(4)1856年,英法等七国签订的《巴黎会议关于战时海上国际法宣言》是第一部
有关中立的公约,表明中立外交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论也日渐成熟。
1864年,12国在日内瓦签订《红十字公约》,确立了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原则。
1899年和 1907年,两次海牙会议签订的“海牙公约”和 1909年发表的《伦
敦宣言》,系统确立了有关中立的原则、规则以及中立国的权利义务,将过去以惯例形式存在中立法则条约化,成为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1)一战前中立外交的发展与不同时代背景关系密切。请将上表左列编号的相关史事与下列时代背景选项相配伍。
A.维也纳体系建立了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
B.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世界贸易的开拓,国际间的纷争不断。
C.帝国主义阶段大国间矛盾凸显,科技进步使战争更残酷。各国需要适时缓和矛盾、限制对手。
D.伴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制度走向成熟。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两次“局外中立”

1904年,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爆发战争。清廷官员认为战争“俄胜势必吞并,日胜无非索酬”,两害相权取其轻,主张“联日战俄”。但日本出于独吞胜利果实的目的,拒绝清政府参战。清政府被迫宣布“中立”,并将俄军在东北的占领区划定为“战区”。战争中,两国置中国中立权于不顾,不断侵犯到战区以外。东北人民死于日俄战火者达 2万人。

1914 年,日本进攻德占胶州租借地。北洋政府曾极力避免战争,但为日本所拒绝。此后,日本警告中国不要直接从德国手中收回胶州湾,并拒绝中国参战抗德的计划。中国被迫极不情愿地维持“局外中立”,并应日本要求将胶州湾租借地划为“战区”。战争中,日本竟在战区外中立地带登陆,并要求中国不得抗议。胶东遂成为战争最大受害者。

——整理自王雁《中国近代两次“局外中立”异同之比较》


(2)中国近代的两次“局外中立”有哪些共同特点?

材料三:二战后部分国家成为永久中立国的尝试

奥地利二战中被德国吞并,被绑上侵略战车。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成为冷战前沿。为结
束外国占领重获充分主权,奥地利以永久中立为条件希望获取各方谅解。美苏也认为中立的奥地利是对两大阵营都无害的选项。1955年奥地利的永久中立获得承认。
老挝战后成为东南亚反抗殖民的焦点。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苏为缓和局势支持老
挝成为永久中立国。美国希望将老挝变为反华桥头堡却顾忌单独出兵,最终接受中立提议。但随着越南战争战火蔓延和老挝国内局势恶化,其永久中立地位随之崩溃。
土库曼
斯坦
1995年,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为应对冷战结束后的新局面,宣布永久中立。
同年获联合国大会通过并获国际广泛支持。该国认为,中立地位不仅是权利,也是根据联合国原则完全接受和准备承担的责任。
(3)根据材料三,成为永久中立国的成败与哪些因素有关?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立外交的发展与演变?
2022-12-22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华盛顿,异人也……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

材料二   “(美国在40年前尚无铁路)今通计国中六通四达,为路至21万里。凡垦新城,辟荒地,无不设铁路以导其先;迨户口多而贸易盛,又必增铁路以善其后。开国仅百年,日长炎炎,几与英、俄相伯仲。”

——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1878年)

材料三   美国支配政界之实权者,政党也。……(共和党和民主党)在政治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而美国卒以此两者之相竞争、相节制、相调和,遂以成今日之治。

……美国政治家之贪黩,此地球万国所共闻也。……美国之官吏,成一拍卖场耳(一党上台,官吏全换)……此实共和政治之最大缺点也。

……黑人之自由权,不过名义上耳,……非得市会之许可,不能移住他市。……无他,人种上之成见则然耳。美国独立檄文云:凡人类皆生而自由,生而平等。彼黑人独非人类耶?呜呼!今之所谓文明者,吾知之矣。

……夫自由云,立宪云,共和云,是多数政体之总称也……吾今若采多数政体,是无以异于自杀其国也……。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于我不适何!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1903年)


(1)根据材料,分别概述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在看待美国问题上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知识分子眼中的美国。
2021-05-0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10 . 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

传统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有关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和基本经验,形成独特的治理模式。

材料一:起源于战国,推行秦汉至明清的古代官僚行政管理,其权力运作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皇帝支配、中央官僚行政、地方官僚行政三个部分。与权力运作过程相关联的官僚自身管理机制和施政手段,又包括更政、整肃、公文流通和胥吏幕僚四个方面。

——李治安等《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材料二:御史台,学纠察官邪,肃式纲纪。大事则廷辨(朝堂案议),小事则奏弹(上奏、弹劾)。

——(元)脱脱《宋史》

材料三:夫道理之先在乎行教化……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皆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

——(唐)杜佑《通典》

材料四:因时制治,设刑宪(法律)以为之防,欲使愚者知惧而善者获宁,传所谓(古人云)狱者(刑罚)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辟生者也。

——(明)刘惟谦等《进大明律表》

(1)材料一中的“古代官僚行政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有________。(双选)(       
A.井田制全面推广B.宗法血缘关系不断巩固
C.贵族等级分封制逐渐解体D.君主权力逐步加强
(2)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②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纠察官邪”,对“古代官僚行政管理”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法律与教化在传统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4)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
2024-06-1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练习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