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8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熙宁七年(1073),宋政府颁布免行法,规定开封城内各行按获利多寡向政府交纳免行钱,免除其对官府的物资供应,宫廷及官衙所需物资由市易司估定物价高低,按价购买。这项措施(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了国家商业管控
C.稳定了首都物价水平D.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7日内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考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金朝(1115—1234年)统治下的北方地区,有大量儒士以“学道”“行道”等话语相尚,追求乃至发明义理、性命之学,部分儒士甚至开始标榜“心学”,逐渐走向心性之学。这反映了(     
A.儒学的复兴已渐成全国潮流B.南北文化开始出现趋同之势
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响日盛D.金朝时期文化重心发生北移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金朝建立后,渐有女真贵族不再亲自役使奴婢从事生产,而是出租土地,坐食租税。元朝时期,也有很多主人让“驱口”(元朝对奴婢的称谓)从事农耕,采取“岁责其租赋”的剥削方式。上述史实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     
A.贵族门阀政治废止B.阶层间固化逐渐松动
C.民族矛盾走向缓和D.少数民族封建化加深
7日内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但文化交流频繁。江南经济发达,风景秀丽,北人往往以江南一游为荣。而南人大多以“游孔林”、“谒京师”作为人生的重要经历。这表明(     
A.元朝民族文化交融客观存在B.北人南往的主因是尊崇儒术
C.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趋势D.国家政策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043年,辽兴宗为调节宋夏纠纷,致宋仁宗信中表示,宋辽“两朝事同一家”。萧普女太后主持北辽政权时,致书宋徽宗,写有辽宋“义笃一家,誓传百襈。”其意在表达辽和宋(     
A.政治上亲如一家B.经济上有互补性C.文化上有认同感D.关系上相互依赖
7日内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代,新官上任最长半年内仍可带“新授”等字样,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强调:今后原地方僚属若犯赃罪,路级长贰上任未满百日,州级长贰上任未满一月,因其尚未熟悉新工作,就不必追责,以便展开工作规划。这项举措(       
A.有利于稳定地方治理秩序B.容易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C.完善了古代官员选拔制度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初年的最高统治者们认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为可惧。帝王合当用心于此”。基于此想法,宋朝皇帝的做法是(     
A.采用以文治国B.推行强干弱枝C.设置二府三司D.开创御史监察
7日内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沿袭汉魏六朝以来的和亲政策,并加以发展和创新,积极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供职朝廷的少数民族上层联姻。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后,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约十万户突厥人移入中原,保全其部落,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并从中挑选百余人担任京官武职。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出巡灵州,与诸部落首领会盟,史称“灵州会盟”。随后,唐朝在漠北建立羁縻府州,西北地区由战乱走向和平。

——摘编自王朝海《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被称为“天可汗”?》

材料二   在世界文明史上,许多文明的衰亡都与异族的入侵有着极大的关系。然而,尽管中国古代也历经无数次改朝换代,亦或异族入侵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无论如何,后来的胜利者往往都会承认前一王朝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合法性。中华文明不仅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摧折,反而通过不断吸纳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最终不分夷夏,更加枝繁叶茂。

——摘编自郭晓东《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枝繁叶茂”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历史试题(三)
9 . 后梁太祖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以汴州为据点逐渐扩大势力,后废唐自立建后梁;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获封陇西郡王的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后其子灭后梁建后唐;地方上抵抗起义军的地主土豪武装,后建立南方十国。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B.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的土崩瓦解
C.唐末战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D.宋朝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农民起义
7日内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10 . 唐代,都城长安不仅有近万家的流寓突厥居民,还有大量外国留学生,甚至“客(外国人)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安居不欲归”。这表明当时(       
A.对外贸易的繁荣B.民族交融的深化
C.统治政策的开明D.坊市制度的崩溃
7日内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押题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