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旨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列,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梁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费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性,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好功夫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西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1)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2)写出文中提到的诸家及其主要思想。
(3)简要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4)论者比较倾向于何种学说?论者这一倾向和他所处的时代主流思想有何关系?
2020-09-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租界设立后,租界当局按照西方近代市政模式来经营、管理租界,使各项市政事业逐步发展和完善。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距,极大刺激着上海人。1905年上海总工程局成立,完全撇开以往地方管理方法,设置代议机关议会,议董由“本地绅士及城乡内外各业商董秉公选举”,其职权是“议决关于本局一切事件”,并选举和监督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是参事会,由领袖总董、办事总董以及各区长、各科长组成,管理各项事业。上海设置市长和市参议会,市长以下分配几名干部办理市政,市政组织初步发展。1930年上海实行市议会和市长制的分权,市长的职责有集权的倾向。至此,上海华界市政管理机关改革完成。

——摘编自张浩然《租界与近代上海市政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华界市政管理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新近代上海华界市政管理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2020-08-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琢玉工艺家、雕刻家陆子冈所制的玉器富有变化,方圆扁平,意之所到即能成器,而且治玉富有文韵。《太仓州志》记载:“雕玉器,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州人陆子冈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的玉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一枚价值五六十金。”明代手工业管理严格,陆子冈一改手工艺品不得落款的行规,所有作品均有刻款,且刻款部位十分讲究,多在器底、器背、把下、盖里等不明显处。他为明神宗制作一件玉雕时,因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龙头上而被杀。一身绝技随之湮灭,徒使后人望玉兴叹。

——摘编自王家年《苏州工匠陆子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子冈成为著名琢玉工艺大师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陆子冈的艺术人生所展现的精神内涵。
2020-08-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即廉洁,是官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廉洁的官员被古代史家称为“循吏”。为了选到循吏这样高素质的官员,在先秦时即出现了一种“察举”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推荐官员。这种察举手段,民间叫“举贤”,到两汉时,举贤已成为官员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察举”也有严格的法规,先秦时的秦国规定,如果所推荐的官员“不善”,推荐人也要治罪,在汉代则叫“连坐”。……古人在注重选拔高素质官员的同时,也想到预防腐败这一招,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反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朝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级别,其下还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监郡御史,地方郡县也都配备了相应的监察官员。

——摘自李志喜《中国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

材料二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确立了一套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打破了政治机器垄断职位任命权的局面,从而重挫了分赃交易者的嚣张气焰。此后,为保证政府廉洁、防止金钱对选举的渗透和腐蚀,国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与抑制腐败密切相关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联邦公职候选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竞选经费公开法(1910年),联邦反腐败行为法(1925年)和禁止联邦文官参与政党活动的哈奇法(1939年)等。这些法律反映出廉洁而高效的政府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即高度透明性、强烈的责任感、权力限制。

——摘自兰台《历史上美国是如何从腐败丛生走向清廉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反腐败的措施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是如何建立廉洁而高效政府的。
2020-08-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以来,农业生产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恶金(铁)以铸锄(锄)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假铁器,销敝(破旧)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

——《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

材料二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来一耜一铫,若其事立。”

——《管子·海王》


(1)指出材料一两则史料记载的关于农业生产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农业生产状况有何意义。
2020-08-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徽商的资本组合形式是多样化的、灵活的,主要类型有自由资本和借贷资本相结合、独资和合资相结合、委托和非委托经营相结合等。他们奔走于世界各地,主要从事远距离的商品贩运贸易。徽商本质上是儒商,其经营策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以德治商”。徽商有很好的品牌意识,注重这种无形资产的建立,涌现出一批“老字号”。他们认为商家与顾客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如果一时贪图小利或敲诈顾客,虽然能给自己带来暂时的利益,但却毁坏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石。徽商重视教育,自古至今已成为习俗,纳入其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徽州人文化底蕴深厚,“富而教不可缓”是徽商笃信的信条,正是如此才“代不乏人”,使徽商几百年不衰,造就了一代徽商帝国。

——摘编自黄兴模等《徽商兴衰启示录》

材料二 太平天国时,徽州是太平军的活动中心,当然也就成为清军镇压太平军的主战场。频仍战事,兵连祸结。徽商深受其扰,先是地方地主武装团练的输捐搜刮,后是曾国藩亲自督师祁门,明火执仗,纵兵大掠,徽州府被洗劫一空。清军在徽州烧、杀、掳、掠,使富丽的徽州尸横遍野,庐舍为墟。徽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备受摧残,大伤元气。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渗透,使徽商遇到了强劲的敌手。徽商在省外各地经营的钱庄,敌不过外国商人的银行。洋商的活跃,洋货的倾销,使徽商不堪一击,当年的风光已成明日黄花,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淡出商业舞台。

——摘编自张家康《徽商是怎样由兴盛走向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徽商的成功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徽商衰落的原因。谈谈你对徽商兴衰的认识。
2020-07-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全面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步骤,为全面改革制定了蓝图。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路线,并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上述文件的指导下,我国这期间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

——摘编自汪海波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三   199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这就标志着国家正式取消全国范围的粮食统销。……随着全国范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依次逐步取消,与此相随而生的粮票制度也走向解体并消亡。

——张艳国、彭白云:《论新中国粮票制度的兴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国家推行的粮食政策及其反映的经济体制,并分析这一经济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这期间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粮票兴废的认识。
2020-07-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8 . 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材料四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3)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宋朝以来,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事业的重点是救济贫困,组织形态以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18世纪20年代以后,教区相继建立济贫院,“济贫院体制”逐渐发展。到18世纪70年代,全国约有2000所这样的济贫院。19世纪30年代起,议会先后通过修订《济贫法》(1834年),颁布《公共卫生法》(1848年)《初等教育法》(1870年)等,要求政府承担更多扶助贫困和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并增设济贫部(1847年)地方事务部(1871年)教育部(1899年)等政府机构,搭建起管理社会事业的基础框架。

——摘编自王薇《英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历程、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以前和宋朝以后社会救济的不同,并说明古代社会救济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社会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救济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新儒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朱熹(1130-1200年)在世时,新儒学在南宋时期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朱熹及其门徒没有像孔子及其门徒那样,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

——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孪生却又相互对抗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分别强调了欧洲文化传统的不同方面。受到复兴异教古代知识、技术和优雅风度鼓舞的人们赞美欧洲历史上的希腊一罗马时代,而那些渴望根据《圣经》改革宗教的虔诚教徒则从西方文明的犹太——基督教成分中吸取营养。两个阵营中少数忠诚的人力图完全否定对方;但这是不正常的,因为这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交叉演出。

——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主要内涵并说明新儒学没有“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交叉演出”观点。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