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历史阐释

16-19世纪上半期三大洲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欧洲亚洲美洲
16世纪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九十五条论纲》发布;《至尊法案》颁布;法语成为法国官方语言;官职恩赐制盛行。八股取士;明朝内阁票拟制度化;乡约逐渐改为宣讲“六谕”;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17世纪《权利法案》被接受;《战争与和平法》出版;凡尔赛宫修建。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中俄《尼布楚条约》;日本锁国加强。“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墨西哥爆发黄热病。
18世纪珍妮机被发明;法国大革命爆发。军机处设立;《大清律例》制定;马戛尔尼使团来华。1787年宪法颁布;政党分肥制形成;海地爆发起义。
19世纪上半期《拿破仑法典》颁布;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维也纳体系形成。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西属拉丁美洲独立;门罗宣言。
从上表中任选三个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事件,论题明确,事件要有关联性,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两汉至隋唐时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一批西亚乃至北非、欧洲特有的农作物品种被传入中国境内。如葡萄、石榴、西瓜等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菠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也成为重要的蔬菜。本土种植的一些蔬菜品种则被取代。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启了美洲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农业交流。据《农政全书》记载,最早引种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番薯成为当时重要的救灾农作物,“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进入清代中后期,番薯因其耐瘠高产的种植特点,迅速成为民众重要的主食来源。在某些地区,番薯甚至取得了与“五谷”类似的地位。此外,美洲原产的蔬菜类作物也大量传入中国,如辣椒、番茄、南瓜等成为中国人新的食物选择。辣椒“有辛味,可调理食味,乡人多嗜食之”;南瓜、番茄等在传入中国后,也纷纷取得了类似的地位。

——摘编自王思明《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外来作物的传入”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4年,山东铝厂建成投产,全厂职工向党中央发出了报捷的书信。近期,淄博工业展展出了该书信,原文如下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谨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向您报告,我国第一座铝氧制造厂经过了两年的恢复与改建和半年试车工作,在今天我党三十三周年纪念日正式开工生产了。

敬爱的毛主席,在您的教导下,我们懂得只有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知道铝氧厂的建设完成,对于将来的国防建设也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虽然在建设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苏联专家真挚无私的帮助下,我们不断地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我厂第一期的基本建设和试车的任务。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知道在我们面前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一方面要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第二期的基本建设。因此我们向您保证坚决遵循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继续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经验和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方法,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总结经验中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厉行节约,降低成本,为超额完成国家的生产与基建的任务,迎接新的更大的建设任务而奋斗!我们谨向您致最崇高的敬礼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五0一厂全体职工

一九五四年七月一日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这封报捷书信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书信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3-07-13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世纪的黑暗与光明】

材料   中世纪一词最先是由意大利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的,他把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和欧洲文艺复兴,即欧洲文化史上的两个顶峰中间的这段时期(5-15世纪)称之为中世纪。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日耳曼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等在西欧纷争不断,将之前建立在罗马帝国基础上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毁于一旦。在宗教神学统治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陷入停滞。但当我们认真了解和思考欧洲中世纪历史之后发现,人们常说的“黑暗时代”是指中世纪前期。而到了11世纪之后,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先后出现了很多的文化进步现象。

在当今绝大多数世界历史普及读物中,对西方文明发展历程的介绍往往从古希腊开始,沿着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一近现代西欧这样的主线展开叙述。而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实际上标志着学者们对传统的西方文明史叙事框架的质疑。国内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学者认为,西方文明源起于中世纪,正是在中世纪时期,日后西方文明中一些最根本的制度规则和观念得以确立,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摘编自赵琪《客观认识欧洲中世纪历史》等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7-09更新 | 33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历史事件简表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194512月布雷顿森林协定宣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出“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
19478月以后,英国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1947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11日生效。
19484月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资金援助,帮助欧洲应对经济困难
19491月为解决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南斯拉夫着手寻找一条以“自治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年中、苏双方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苏联继续推行“五五"计划,同时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程度不等地展开了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56年波兰进行改革,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10-06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脱欧”以及美国退出或威胁退出一系列国际制度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国家退出行为的关注。国际制度是规定行为的职责、限制行动及影响行为者期望的持久且互为联系的一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是国际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国际制度的承载平台和表现形式。1945年至2014年间,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发生的成员国退出现象达200余次,其中既有弱势国,也有崛起国、主导国。国际制度既有加入条件的规制,又有退出的自由权利。面对国际制度中收益受损的情况,国家有三种可能的行为选择:呼吁改革、退出和沉默。

——摘编自李明月《国际制度中的国家退出行为:国内一国际互动的解释》


依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制度中的国家退出行为”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释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12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进步对社会的变迁起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社会大变革、大转轨和社会形态更替的时期,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在发动革命推翻旧的生产方式,以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以前,往往先用与新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作为思想武器,发动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对社会向前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为政治上的暴力革命在思想上、舆论上作好了准备,荡涤着一切旧制度下的污浊空气,而且直接为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

——摘编自姚秀梅《浅论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西方近现代思想解放运动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写出该事件名称,根据该事件自拟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足,逻辑清晰,论证严密。)
2022-04-24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怀仁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区状况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两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两岸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势力伸展到地中海沿岸;亚述一度征服埃及……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尼罗河定期的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埃及文明曾达到两河流域……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 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古希腊多山少平原,陆路交流不便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古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在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建立数量众多城邦国……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请回答: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力量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另一方面,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

——据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国际格局的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大一统”是中国历代政府的统治理念之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一统”国家理念包括思想方面的“大一统”和政体方面的“大一统”两部分。思想方面“大一统”的突出表现是以儒家的“忠君尊王”为基础。政体方面的“大一统”,分为王权政治下的“大一统”和皇权政治下的“大一统”两种形态。

——薛海玲、奚纪荣《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理念的形成及统一战争的实践》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大一统”的内涵进行解读。(可以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角度或者另选角度进行解读。)
2021-09-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